临危受命,有召必回,越是艰险越向前!
3月2日,张亚林出现在东莞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在东莞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复杂之际,他再度出任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临时委员会党委书记。

他可以不来。2021年12月,年满60周岁的他已经办完退休手续。3月1日晚,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巧利打电话给他,请他“重新出山”坐镇市九院时,他没有丝毫犹豫,一口就答应了。
大朗“02.24”疫情暴发后,张巧利立即率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袁伟芬、张何、罗东以及职能科室负责人进驻大朗,深入疫情处置一线,每天“白+黑”,各种电话不停,光是讲电话都讲到喉咙破。

关键时刻,张亚林不能推辞。
回想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刚刚暴发时,张亚林以东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副组长、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身份,兼任市九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临时委员会党委书记。
同年6月,东莞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后,张亚林坐到媒体面前,以一个学者的坦率直露心声。他那句“我们愿意‘重于泰山’,我们愿意献出生命,来保卫东莞人民的健康。”至今仍令人动容。
为国为民、奋不顾身,那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
因为年龄,那一年8月初,张亚林不再担任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随后,市人民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调整,他不再兼任医院党委书记。他退居二线,成为市卫生健康局一级调研员。
退休仅仅两个月,他重上“战场”。
接完张巧利的电话,张亚林随即进入工作状态。当晚,他先后给市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科长王惠斌、市第九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潘海恩打电话,详细了解东莞疫情形势和市九院目前收治患者的情况。
临时党委成立现场,市卫生健康局二级调研员、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曾凡荣宣布任命:张亚林任临时党委书记,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东、市人民医院院长袁耀钦和潘海恩三人同时兼任党委副书记。
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市第九人民医院自身165名医务人员,加上全市各医疗机构抽调而来的数百名医务人员,有了主心骨。
截至目前,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阳性病例数已经创造了历史新高,这不仅包括东莞本土确诊病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还包括境外输入病例,以及根据省集中收治要求而接收的其他地市的一些患者。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020年疫情最严重之际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阳性病例总数,加上这一回东莞迎战的是传播力和隐匿性更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院感防控的要求更严苛,容不得一丝马虎。

这里已经成为“东莞最危险的地方”。
3月2日下午3时,站在市九院行政楼下的湖边,看着对面新建的呼吸楼、消化楼和原有的普济楼,张亚林正在向潘海恩、王惠斌安排,争取一周内将普济楼院感不合格处整改完成,病人全部分类分区放到普济楼、呼吸楼。
按照省里的经验,奥密克戎感染者大多需要20至21天才能转阴,出院后,他们还要度过一段康复期。“到时就把消化楼作为他们的康复病区,楼与楼都要封闭起来,两个楼之间留一个病人通道。”张亚林说。
千头万绪,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眼看天气马上就热,因为是新建的病房,有的房内还没来得及安装空调,穿着严密防护服的医务人员如何降温?医务人员工作28天后,轮替时如何轮替?……
“我们的目标跟以往是一样的,医务人员必须保证零感染,患者则要全力防止向重症、危重症转化。”张亚林非常郑重。

张亚林在湖边筹划这些事宜时,设在医院行政楼5楼的一个贴着“专家室”字样的房间内,东莞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张平正和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专家,以及东莞市内的多名专家会诊,每个病人异常的指标都看一遍。
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助理、感染科主任殷思纯是专家组副组长。殷思纯说,春节前后,市九院就已经做好了应对疫情的充分准备,但是没想到疫情会严重到这个地步,必须万分重视。
市儿童医院儿科主任刘国军也在其中,目前市九院收治的患者中已经有10多个患儿。张亚林说,这次他比较担心孩子,尤其是3岁以下幼儿,身体变化自己无法说清楚,国外已经出现了多例儿童死亡病例。
3月2日晚,张亚林向张巧利汇报了这个担忧,张巧利随即打电话给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钟柏茂。3月3日下午,市儿童医院20名医生组成的队伍进驻市九院,开设儿童病区,专门救治患儿。
刘国军带队。他说,为此,市儿童医院自己的儿科综合病区暂时关闭,除了有特殊情况的医生外,其余所有医生再加上医院配备的产科、外科和成人内科医生各1名一起,全力以赴打好这一场硬仗。
张亚林考虑的更多,看得更远。市第九人民医院现在马上能投入使用的病床数量毕竟有限,如果收治的病人持续增加,超过一定的数量,就必须有后备医院,甚至建设方舱医院,“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一周过去,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3月8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东莞市政协副主席赖少瑜来到市第九人民医院,向在此奋战的女医务人员代表献花,并视频连线正在隔离病区工作的女医务人员代表,送上节日祝福。

赖少瑜说,“看到大家不仅为患者治病,还想方设法满足患者的其他需求,为他们带去心理抚慰,真正体现了医务人员的仁者大爱,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们和一直支持你们的家人表示衷心感谢。”
“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真正的春暖花开一定会到来的!”赖少瑜的话语坚定有力。
张亚林一直陪同在旁。他说,今天的市九院与两年前相比,条件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医务人员要再接再厉,继续不断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漏洞加以弥补,尽量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一次做得比一次强。
他也叮嘱医院领导和殷思纯等专家,要边干边总结这一次医疗救治的经验,在院感控制、疾病治疗、后勤完善、设施保障、物资供应、人文关怀等方面形成“组合拳”,在今后面对大战大考时可以随时拿出来用。

这两天,东莞此轮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市第九人民医院的医疗救治也传来了好消息,已经有一些患者转阴,3月9日开始一些患者将从病房转到消化楼进行14天的康复期观察。
不过,对于市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2020年东莞市“最美医生”庄灿锋而言,这一场医疗救治大战才开始。3月7日下午,他带领市妇幼保健院的近20名医护刚刚赶到市九院,3月8日还在进行培训,准备进入病区。
而且,这一轮攻坚战后,新的疫情仍有可能暴发,市第九人民医院的医疗救治任重道远。作为市第九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临时委员会党委书记,张亚林担子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