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心”攻略③| 关注孩子心理状态,创建亲子特殊时光

疫情打乱了家长和孩子原有的生活和学习节奏,但也为亲子相处增添了更多时光。家庭是爱的港湾,但不少家长不禁发问:“为什么我与孩子在家呆的时间越长,感觉心却越远呢?是什么让我们的关系变得如此紧张又疏远呢?”

其实,疫情期间,不仅需要家长在防护方面格外注意,也要时刻关注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增加亲子交流机会,调整亲子关系。父母如何创建亲子特殊时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A证教师、东莞市企石镇中心小学心理老师陈美娟来支招。

创建特殊时光 改善亲子关系

陈老师表示,父母定期按计划陪孩子享受特别时光,与“不得已的时间”“随意的时间”相比,大不一样。不同家庭的特殊时光的时段和时间长短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特殊时光可以是在孩子放学后和孩子一起分享学校新鲜事的10分钟,也可以是星期六一起玩游戏的一个小时。重要的是,孩子们要确切地知道,这是特别为他们设立的。特殊时光之所以能改善亲子关系,是因为孩子们能在特殊时光中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们也会感觉到他们对你很重要。家庭特殊时光指的是留出时间,家庭成员同在,互相陪伴,互相给予全身心的关注。

疫情期间,孩子宅家学习,创建家庭特殊时光,显得尤为重要。陈老师建议,构建家庭特殊时光,要同时满足2个必须条件:一是全家人在这个过程中是开心的;二是全家人都投入,注意力都同在同一件事情上。“如果再满足不花钱或少花钱这个条件就更加分了。”

创建家庭特殊时光有技巧

陈老师分享了家庭特殊时光的5步法。

第一步:家人同在互相陪伴。孩子和家长都要在;

第二步:时间限制。用计时器定时,10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可以;

第三步:让一位成员做主。可以设置“值日生制”,轮流行使一些家庭活动的主导权,不要总是一人说了算,让孩子有参与感和责任感,只要不是太危险、太昂贵就好;

第四步:全情投入。放下手上所有事情,避免任何打扰,给予彼此全身心关注;

第五步:让成员有预期。可以是每天饭后15分钟,或者是每周1小时。当家庭成员知道特殊时光是有期可待的,会更加受益。

在特殊时光的营造中,父母常常陷入多种误区。“疫情期间,我们一家晚上都在一起各看各的手机或平板,我玩游戏、妈妈追剧、爸爸看新闻,大家都看得很开心,这算不算家庭特殊时光?”“疫情期间,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但妈妈一直说我这弄得不好、那里弄得不对,最后还说我笨手笨脚啥事都做不好,唉……”陈老师分析,这两种都不属于家庭特殊时光。前者虽然大家都很开心,但彼此的注意力都在不同的事情上;后者全家一起包饺子,是很好的特殊时光的形式,但如果这个过程充满指责,没有快乐的话,也算不上真正的特殊时光。

陈老师给家长朋友们推荐了适合家庭特殊时光的几款亲子游戏:

一、倾听伙伴

1.这是一个有别于以往的倾听。家长和孩子两人或三人一组,选择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每人拥有10分钟的时间说,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另一个人就只是听,轮流进行。

2.在5分钟以内,说者自由表达(不必考虑对错与逻辑)

3.听者全然聆听(不打断不评价不建议,不说“我也是”)

4.结束后只是表达感谢

5.在这个练习当中,父母会发现,当一个孩子有空间可以通过述说的方式把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说出来,他已经在梳理自己的情绪和思路,开始自己去解决自己的挑战,从而变得有力量。倾听是彼此联结的方式,这正是和孩子的困难在一起,不代办也不是置之不理。

二、猜猜我是谁

这个游戏很简单,任意地模仿一个人的行为、说话方式或情绪,然后让爸爸妈妈来猜模仿的是谁,这个人可以是身边的人,比如你的爸爸妈妈,也可以是电影里的某个人物。这样既可以增加你们的亲密感,也可以看看谁是最有模仿天赋。

专家介绍

陈美娟,东莞市企石镇中心小学心理老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A证教师、高级绘画治疗师、广东省家庭教育指导师、东莞市企石镇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