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居家学习的孩子们,面对狭窄的学习空间和复杂的疫情形势,对比成年人,更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看不到老师和同学,感觉学习都没啥意思。”“每天在家吃了睡,睡了吃,没什么学习动力。”“好想回学校上课,疫情让我好难过。”最近,不少同学向萌萌姐姐倾诉烦恼。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居家学习和健康成长,萌萌姐姐邀请东莞市寮步中学教研处副主任杨冰瑶、寮步中学专职心理教师陈彦廷共同为广大家长送上“帮助孩子做好心理防护”指南。
居家学习也可以有仪式感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孩子们在家,安排好作息时间非常必要。虽是上网课,为了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应按照上学时的节奏安排作息。安排好学习、生活、休息的时间,做到张弛有度。
2.营造学习氛围。在家学习,除了为孩子提供专门的学习场地,还应布置出一些课堂学习的感觉,保持安静的环境。如果家长能够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引导孩子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
3.制定学习计划。在家学习更加考验孩子的自控力,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还能防止孩子懈怠、拖延。让孩子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内驱力。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目标时宜小不宜大,应设置孩子“跳一跳”够得着的小目标。
4.增加上课仪式感。在家上课,身边没有老师和同学带动,这时就需要一些仪式感,比如:到了上课时间,家人都停止娱乐活动,暗示孩子上课很重要;孩子也穿正式一些的衣服(避免穿睡衣),这也是在告诉孩子,上课了,要好好学习了。这个简单的举措,更容易把孩子带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接纳孩子情绪,营造温暖家庭氛围
疫情期间,孩子出现情绪波动是非常正常的,家长应学会接纳孩子情绪。在此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当孩子出现对疫情的焦虑、愤懑等情绪时,可以使用一些疏解负面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如听舒缓的音乐,在家里做有氧运动,如跳操,用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与好朋友交流,既释放了压力,又能增进情感联结,获得社会支持。
这段时间也是促进和谐亲子关系发展的一个契机,家长除了督促孩子学习之外,更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信任和接纳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些“迪香式”微笑(真实的、具有感染力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多给予孩子拥抱,营造积极温暖的家庭氛围,和孩子一道做好家庭防护,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安全感。
接纳当下,亲子合力让生活充实起来
人们在面对未知时会产生与生俱来的恐惧感。目前的疫情带来的不确定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过多地关注疫情,会增加自己的焦虑与恐惧。所以,家长和孩子们接纳当下是最好的应对方法,关注当下,多做我们能做的和能做好的事。
内心的丰盈是真正的富有。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不仅能增加自身的成就感,更能带来真正的平和与满足。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心仪已久的书籍、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听听有声读物,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动家人或朋友一起练书法、绘画、摄影等。
及时觉察孩子心理,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发现孩子因疫情而出现恐惧、焦虑等应激障碍时;或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时;或饮食和睡眠习惯严重紊乱时,可以及时联系班主任和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必要时向专业医疗机构和心理中心求助。
1.东莞市知音莞家热线:0769-8888111(24小时)
2.广东省心理援助热线:020-12355(周一至周日8:00-20:00)、020-12320转5(周一至周日24小时)
3.400-9677-120市教育局“心守护”心理危机应急援助专线(10:00-22:00)。
专家介绍:

杨冰瑶,东莞市寮步中学教研处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家庭教育指导师、东莞市学校家庭教育慧导师团成员、寮步镇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

陈彦廷,寮步中学专职心理教师、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