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疫情之下,众生相各有不同。总有那么一股暖流,缓缓流淌到每个人的心田,散发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指引着人们向前看。即日起,东莞日报推出“战疫群像”系列报道,通过不同群体代表的点点滴滴的温暖故事,展现疫情之下齐心抗疫的战疫图景和“疫情终将过去、春天终会到来”的美好心愿。

3月16日15时,大朗镇巷头社区巷头花园2号门前的广场上,防疫人员正在为社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疫情之下,全镇所有餐饮店铺均暂停堂食。然而,一旁的潮阿良全牛火锅店却仍“开门营业”,穿着防疫服的“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十分火爆。
走近一看,老板娘方泽旋正忙得不可开交,她在忙着和员工一起为防疫人员准备茶水,让他们好好地休息。这样的场景,自疫情发生后,已经成为她和她的火锅店的日常。

▲潮阿良全牛火锅店老板娘方泽旋
被众多暂停营业的门店“包围”
2009年,方泽旋和丈夫来东莞从事餐饮业。凭借着潮汕人天生的经商头脑,夫妻俩从一个门面不大的火锅店做起,生意越做越大,店铺也在几年前搬迁到了目前这个巷头社区最繁华的地段,上下两层共有约500平方米的面积。
这是他们刚来东莞时的梦想。这家店已经开了多年,平时生意很好,算得上小有名气。如果没有疫情,他们还计划将事业向前更进一步。
然而,意外总比期望来得快。2020年,1987年出生的方泽旋正值事业上升期,却遭遇了疫情这只“黑天鹅”。餐饮业是受疫情冲击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从2020年年初开始,多点散发的疫情,让众多餐饮人在多轮抗疫中“有些麻木”,方泽旋的火锅店至今依然没有走出疫情的影响。去年冬天本应是火锅生意的旺季,突如其来的大朗“12·13”疫情却给她当头一棒。
本轮大朗“2·24”疫情发生以来已经20多天,猛一抬头,方泽旋却发现早已被周边众多“暂停营业”的门店“包围”。暂停营业还是怎么走,是方泽旋和丈夫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3月16日,防疫人员在店里免费用餐
做防疫人员“生意”的火锅店
“虽然开门营业不一定能减少损失,但晚关门一天就会多一分病毒传染的风险。”暂停营业的念头也曾多次出现在方泽旋的脑海中,不过最终全都被她打消了。
把时间拨回到2月24日,这是东莞大朗本轮疫情发生的时间。当天晚上,方泽旋的火锅店生意非常好,楼上楼下30多桌全部坐满了客人。
晚上10点多,方泽旋正忙着为客人准备夜宵。那段时间气温较低,火锅生意很旺,方泽旋特意为夜宵准备了充足的食材。看到店门外突然而来的医务人员和警务人员,她吓了一跳:“不会又有疫情了吧?”
随后发生的事情在方泽旋的意料之中:“疫情来了,当晚就没什么客人了。”不过,方泽旋并没有急着关门歇业,而是赶紧和员工们打扫清理店铺,只为给疫情防控人员提供一处休息的驿站。
而这并不是方泽旋第一次做防疫人员的“生意”。去年大朗“12·13”疫情来袭时,正值寒冬,这家火锅店就通宵“营业”,为防疫人员提供一个挡风的温暖场所。

▲3月16日,天气炎热,店里还免费提供凉茶
“疫情期间,餐馆停业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了防控大局我们可以选择歇业;但是为防疫人员提供一处休息场所却是有办法的事情,也是我们感谢他们的一种方式。”方泽旋告诉记者,正好核酸采样点就在店铺门口,作为大朗镇的一份子,自己绝对不能袖手旁观,并且丈夫也很支持自己的想法。
于是,这家火锅店的“营业时间”,总是和防疫人员的工作时间高度一致。“我们提前了解好核酸检测的时间,只要防疫人员不下班,店内就一直有人值守。”方泽旋说。

▲3月16日,防疫人员在店里休息
正在申请入户成为“东莞人”
从2月24日到现在,看着大朗逐渐向好的疫情防控形势,天生有着潮汕人吃苦耐劳品质和敢拼敢闯干劲的方泽旋,对早日战胜病毒充满信心,也对疫情过后的火锅店充满信心。
现在,方泽旋正在计划着疫情之后如何把这个店铺经营得更好,为顾客提供更为优质和美味的食材。
实际上,在大朗,在东莞,在疫情发生的每一个地方,像方泽旋一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他们把个人和事业的命运融入城市的发展中,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

▲潮阿良全牛火锅店门口就是一个核酸采样点
今年是方泽旋和丈夫来东莞的第13年,东莞早已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东莞人”的城市家园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他们的思想中。而在东莞的两年战疫中,也让方泽旋深深认识和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
“在东莞打拼的十几年,也是我们逐渐融入这座城市的过程。”方泽旋告诉记者,从来到东莞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东莞的热情,尤其是疫情发生后总是被东莞人的守望相助精神深深感动。
“我们的三个孩子,在东莞出生,在东莞成长,他们认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习惯了这里的文化和生活。”方泽旋还告诉记者,目前她正在申请入户东莞,“相信过不了多久,我就是一个有本的东莞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