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加油,爸爸、妈妈很快回家陪你们……”3月17日晚,一通视频电话从大朗镇打到寮步镇浮竹山村,一位父亲语气温柔而焦灼地关心着生病的孩子。
这是寮步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叶灼安给家人打的电话,从2月25日前往大朗协助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只能通过这样的形式,与家人团聚。叶灼安的爱人黄凤群也同样坚守在松山湖抗疫一线,为了战“疫”,一家六口分隔三地。
在疫情来袭的危急关头,叶灼安和黄凤群夫妻俩不忘初心、冲锋在前,为千千万万个家庭筑牢安全防线,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你们在前方抗疫,后方交给我们。”寮步医院作为他们的大家庭,也为所有一线防疫医务人员提供坚强的后盾,无微不至地照顾好他们的家属,及时给“白衣战士”送关怀、送温暖,让这些逆行者多一份安心、少一份牵挂。

家人生病,医院上门治疗送温暖
3月17日,在大朗求富路社区刚忙完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叶灼安,接到了在寮步家父母发来的短信,原来他4岁的女儿感冒发烧了,而且其父亲脑梗塞旧患复发,两位老人无计可施,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另一方面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情况十分紧急。听到这个信息后,叶灼安也紧张了起来,他一边安抚老人和孩子,一边向寮步医院医务科请求帮助。
当天上午,距离收到叶灼安求助信息不到2个小时,寮步医院就派出了三名医生和护士火速赶往叶灼安的家中,给他生病的女儿和患有脑梗塞的父亲面诊,经过治疗,目前小孩的病情好转,老人的病情也平稳了。得知孩子、父母身体无恙后,叶灼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来不及视频多看一会女儿,他又返回到工作岗位上。
“心里真的很感动,医院领导这么重视我们的家属,帮助我们照顾好家人,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叶灼安事后了解到,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他反映的情况,立马协调相关科室,派出了120救护车,安排了医生和护士前往他的家中,对老人和小孩进行治疗和慰问。
“你们放心在抗疫一线,家里有我们看着,不用太担心……”父母在他出发前说的话犹在耳边,面对家庭和工作,叶灼安说自己也曾经陷入两难的境地,他深知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孩子也小,作为儿子和父亲责任重大。可是,他也清楚地认识到,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才能战胜这场疫情,早日迎来万家团圆。

一家分隔三地,夫妻携手战“疫”情
“啊……奶奶,麻烦张开一下嘴巴。”在大朗求富路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这里每天前来核酸采样的群众超过15000人,工作量大、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叶灼安就是这个核酸采样点的其中一名医务人员。
从2月25日开始,叶灼安在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连续奋战了二十多天,他看到过大朗凌晨的街景,也经常工作到深夜,每天脱下防护服那一刻,里面的衣服总是湿透了,甚至可以拧出一摊汗水。炎热的天气、长时间的采样、不定时的作息……尽管核酸采样工作异常艰辛,但他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不管多晚,只要还有一位群众前来采样,我们都要坚守到最后一刻。”
自疫情发生以来,这并非是叶灼安医生第一次支援一线抗疫,每次医院有紧急任务的时候,他总是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哪里需要医务人员,他就往哪里冲,在防控一线留下了一个个足迹。今年38岁的叶灼安,2007年开始在寮步医院工作,至今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工作中的一次次义无反顾,都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有人说,爱情最美好的样子莫过于双向奔赴。叶灼安的爱人黄凤群是一名党员职工,她从3月13日开始,一直坚守在松山湖就地战“疫”,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发挥“娘子军”的力量,为前线抗疫人员提供重要支撑。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我也要冲到前面来,与他一起并肩战疫。”黄凤群说,忍一时分别之痛,才能换来长久的陪伴,她和丈夫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回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