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投资者朋友:
展信安!
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颗。冬去春来,我们共同迎来了崭新的2022。开年以来,国内权益市场受海内外因素的多重影响,经历了多轮震荡和调整;尤以近两周的短期急促下探和V型反转令人感叹市场的不确定性。
风险之中蕴含机遇
截止2022年3月18日收盘,今年以来三大主流宽基指数均产生较大幅度的调整,其中沪深300指数下跌-13.65%、中证500指数下跌-13.96%、中证1000指数下跌-14.12%。但作为理性的参与者,我们仍应客观的看到市场近期回调后带来的长期配置价值。以中证500指数为例,目前该指数的PE-TTM(整体法,下同)为17.45,处于2013年1月以来近10年1.76%的分位点(注:分位点可理解为近10年来仅有1.76%的时间中证500指数估值比现在低,超过98%的时间500指数估值比现在高),表明已处于相对低估区间;其次,如果观察A股各行业情况,会发现有73%的行业,其PE历史分位数均处于50%以下,更有60%的行业低于20%的分位点。
量化对于投资者长期的资产配置价值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以史为鉴,不论是08年全球金融危机、15年流动性“盛宴”,亦或18年中美贸易摩擦、20年新冠黑天鹅,以及更多短期因素扰动导致的市场调整,每一轮的市场下跌事后往往被证明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启,“危”与“机”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最终哪一面落地,取决于看待市场的视角。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我们仍坚信量化投资的长期配置价值,原因有三:首先,通过数量化方式决策,避免人为情绪化判断,量化的“克制”能够相对客观的面对市场波动;其次,量化与传统主观在投资逻辑上存在差异,相关性较低,量化的“互补性”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的完善家庭资产配置;再者,现段国内的量化行业体量占比仍然较低,量化行业的“发展性价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的选择难度,提升资金在长期的配置效率。
灵均投资的迭代成长
灵均投资作为国内量化行业的一员,成立至今始终秉持“投研先行”的发展理念,知行合一、坚守如初。一方面,我们践行“人才即未来”,不断吸收海内外优秀的投研人员加入,打造了一支高效、专业的量化团队。目前公司共170人,其中投研团队125人,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学府。另一方面,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量化投资的核心不是模型本身、而是对模型持续迭代的能力,因为市场永远处于变化当中。因此从策略研发、组合优化、再到交易执行的每个流程,公司近年来通过大量的研发投入进行精细化打磨;同时在策略开发时进行前瞻性布局,以期未雨绸缪。回顾过往,公司的发展因市场的变化不断经历考验,远有17年一季度的一九结构行情、18年下半年的市场缩量下跌,近如19年三季度的市场缩量叠加交易策略拥堵。但通过公司持续的模型迭代,每一次的“天堑”都能化为“通途”,每一次的考验都丰富了公司的策略储备,让我们更加从容、冷静的面对市场本身的变化。
自21年四季度以来权益市场和量化行业发生较大变化,期间公司的模型也阶段性遭遇考验。我们没有站在长期乐观的观点上敷衍或忽略短期的问题,而是通过加班加点的投研迭代、频繁的产品及问题交流,和所有信任我们的投资者及渠道伙伴们直面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段期间,我们针对市场最新变化调整了收益预测模型、优化了冲击成本模型;在去年10月份封闭了指数增强策略、在11月份进行了全渠道全产品线封闭操作;公司在投研队伍建设上也未停歇,近期仍在持续扩充策略及IT团队的力量;同时公司在春节后已跟投各渠道各产品线共1.5亿元,充分表明了对国内资本市场长期看好、对公司投研迭代的信心。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在持续的调整下近期模型端的表现已趋势向好,我们仍然有充足的信心在长期为投资者们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
权益市场的特点之一,便在于其短期的不确定性和长期的有效性。因为市场在短期是投票机,会受情绪的影响;在长期则是价值的体现,会有均值回归。作为资产管理人,我们诚恳的建议各位尊敬的投资者在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的基础上,能够拉长周期看待和持有多头类资产。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国内资本市场长周期向好趋势不改;公司全体同仁也会持续迭代进化策略模型,克己守心,用良好的业绩回馈投资人的信任和支持。
顺颂商祺。
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22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