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社会研究中心於嘉:如果遭受了家庭暴力 是不是可以跳过离婚冷静期?

 3月28日,“育娲人口研究”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版》。报告指出,超低生育率以及年轻人口的迅速萎缩,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要提升生育率,政府部门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年轻人的结婚生育成本。此外,社会各方也需要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的婚恋观,共同关心适婚人群的婚姻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帮助更多的单身青年走进婚姻、建立家庭。

  报告指出,我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

  我国初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2385.96万人的峰值后持续下降,2020年下降到1228.6万人,比2013年下降48.5%。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另外,初婚年龄大幅推迟。2021年安徽省初婚平均年龄分别为男31.89岁,女30.73岁。

  中国的未婚同居率不断上升。根据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出生队列为1980-1984年男性的未婚同居率为30.33%,女性为26.79%;出生队列为1985-1989年男性的未婚同居率为37.99%,女性为33.13%。

  对于离婚冷静期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对于挽救离婚率来讲是否有作用?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很多非传统家庭出现了,社会应该如何服务于这些家庭?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於嘉进行了解答。

  “女性在婚姻中的权利,如果婚姻法没有,或者其他的相关法律没有给予非常好的保障的话,是非常非常大的影响到女性整体婚姻的意愿,包括说在家庭之中如果遭受到了家庭暴力,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虽然我们开展了离婚冷静期,其实对于离婚冷静期更多的是一刀切的状态。如果女性在家庭之中遭遇了家庭暴力,她想要离婚的话,可能也要经历这一个月。其实在这一个月之内,女性就会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於嘉说。

  於嘉表示,这时如果去法院起诉,很大的概率,一审是不会判离婚的。如果一审没有判离婚,一审和二审中间也要隔六个月这么长的时间。那在这段期间,对于已经在家庭中遭受不好的对待或者遭受暴力对待的女性来说,其实是时刻生活在危险之中。所以婚姻法对于女性这方面,其实还是需要有一些方面的改进。

  “其实我们看离婚冷静期这个政策的实施,它可能挽救的主要是冲动离婚的,可能吵了一架就去离婚的这样一些夫妻。但是对于已经感情破裂没有办法调和的话,可能冷静期并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关于到底是不是要取消冷静期,我觉得可能也不需要直接取消,但是问题是需要有更多的配套性的措施,比如说如果是遭受了家庭暴力,是不是可以跳过这个冷静期,或者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是不是可以跳过冷静期,而不是所有的人都在这个冷静期之内。”於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