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家园 共同守护| 常安医院医务人员贡献抗疫“硬核”力量

疫情来势汹汹,为保证封控区和管控区非新冠肺炎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常安医院两度承担上述人群救治任务。在医院里,全体医务人员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共同抗疫,为群众健康筑起了坚实防线。

张少林:带着行李住进值班室

张少林是常安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2021年12月13日,东莞出现突发疫情,常安医院被指定为大朗非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正在进修的张少林提前结束课程学习,回到东莞支援抗疫工作。

“2.24”东莞出现新一轮疫情,常安医院再次承担起封控区、管控区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任务。这次,张少林被任命为封控管控病区组长,负责协调处理病区的大小事宜。2月28日起,他带着行李住进了医院值班室,与团队日夜坚守在防疫一线。

高峰时有8个封控管控住院病区和1个封控管控门诊;每新开一个病区,都要到现场开展培训,帮助解决困难;每天都要来回巡视9个区域,指导交接班,协调危急重症的会诊……住进了值班室的张少林忙个不停,每天休息时间不到4个小时,但他依然精神饱满,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

进驻封控管控病区后,张少林处处想得周到。刚开始病区没有办公电脑,他立刻请信息科的同事把电脑搬进来,并接通网线。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这些电脑与外区快速联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封控管控病区距离药房太远,药品不能快速送到位,他又罗列了急救药品清单,将这些药品备在这个临时门诊。遇到急性症状患者就诊时,护士能第一时间执行医嘱,事后再与药房对账,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

“他总是入睡前感觉饿了,才发现自己没有吃饭。”同事说,张少林是个拼命三郎,经常从早上忙到次日凌晨。

“经过这次锻炼,我也深刻感受到临时负责人的责任与担当,大大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张少林说。

朱丽梅:穿上白大褂,就要担起责任

朱丽梅是常安医院护士,今年2月,刚放完产假的她返岗不久便遇上了突发疫情。家中有刚做完手术的老人,还有没断奶的幼崽,老公也在村里开展抗疫工作不能回家,朱丽梅一时陷入了两难境地。

“想到同事们为了抗疫进驻集中医学观察点,我也想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朱丽梅跟公公、婆婆商量参与抗疫工作。她的公公、婆婆接过几个月大的孩子,让她放心去一线抗疫。

3月14日早上6点,朱丽梅提着行李住进值班室,从那时候起,她开始了往返于宿舍和病区“两点一线”的生活。

“穿上这身白大褂,就要担起责任。”朱丽梅表示,3年前,她刚入职常安医院,就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大年初三,她被派到重点防疫地区与“三人小组”一起上门进行核酸采样,也正是那次任务,让她与丈夫相遇、相识、相知。“在抗疫一线,还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大家都一直坚守着。希望疫情早日退去,恢复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