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验室当战场!中堂“防疫尖兵”与病毒正面交锋

日前,在中堂医院PCR实验室,“全副装备”的黎颖枝正在紧张忙碌地进行核酸样本检测,在整个操作中,她直面新冠病毒,特别是在安全柜内打开样本盖子提取核酸时,如果一不小心,就可能形成气溶胶,污染安全柜,也可能让其他样本交叉感染,形成“假阳性”。

黎颖枝是中堂医院核酸检验医师,在近期紧张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她和同事们经常加班加点,在全封闭、负压的实验室,往往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脱下三级防护服,汗水早已浸透了他们的衣服。

与病毒短兵相接

核酸检验医师虽然不被看见,但却最接近病毒,他们是抗疫的“听风者”“侦察兵”。黎颖枝就是这样的一名“防疫尖兵”,她在2017年参加广东省临检基因实验室技术培训并取得上岗证后,参与核酸有关检测工作已有5年,经验比较丰富。从2020年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工作以来,她经常与病毒短兵相接,把实验室当战场。

▲黎颖枝在配试剂

“面对一个陌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不可能不害怕。”黎颖枝坦言,这个病毒传染性强、变异快,未知信息很多,但她对自己有信心。她大量搜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信息,觉得对新型冠状病毒越了解,知识掌握得越多,就越能做好自我防护。“既然选择了检测行业,就应该冲上去。”黎颖枝说。

疫情形势紧张的时候,中堂医院PCR实验室每天检测样本3000多份。为按时按量地完成核酸检测任务,保障群众的安全出行,为新冠疫情提供精准防控,黎颖枝和同事们24小时轮班,往往穿上防护服之后,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这段时间里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上厕所。这不仅是一种体力上的考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磨砺。但是黎颖枝说,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卡,作为一名老兵,大家一起努力守好关卡,是职责所在。

核酸提取最危险

据了解,位于中堂医院的PCR实验室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三级生物安全梯级负压实验室。该实验室原来只有一台提取仪,如今已增添到三台提取仪、二台核酸扩增检测仪,从原来核酸日检测量200多份,提升至现在日检测量高达3000多份,不仅大大提高了检测能力和效率,更确保达到早确诊早治疗的防控目标。从2020年5月开展新冠核酸检测项目以来,该PCR实验室共检测约达60万份样本。

“PCR实验室分为洁净区、缓冲区、试验区;试验区又分为试剂区、核酸提取区、扩增区。”黎颖枝介绍,核酸提取环节在整个试验流程中是最危险的,新型冠状病毒样本暴露在面前,必须非常谨小慎微,不能有一丝马虎。在扩增区,就是给病毒扩增,让其数量达到可检测的标准。通俗地说,就是给病毒“繁殖”副本。

“检测员拿到样本后,通过排序编号(给予每个样本的一个‘身份证’)、加样、核酸提取,然后传递到扩增区;1.5小时后完成扩增,随即由计算机分析曲线,得出分析结论,最后在电脑系统审核后上传到粤核酸。”黎颖枝介绍,从样本进入实验室,最快3-4小时就能出结果。

发挥“侦察兵”作用

每天,中堂医院PCR实验室除了要处理体检中心采集送检的上千份样本,还要检验中堂疾控中心排查的样本、隔离点的样本、第七人民医院采集的样本、外出重点人群采集的样本等,工作量不可谓不大。

让黎颖枝记忆深刻的还有,2021年6月邻镇发生疫情,某中学出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为进一步排查,实施精准防控,经镇疫情防控指挥办指示,连夜对2000多名学生进行核酸采集,并要求马上检测出结果。接到紧急任务之后,医院马上增派检验人员,通宵达旦检测,终于在第二天早上反馈给上级领导部门,2000多名学生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成功排查隐患的背后,是医院检验科多名检验人员无数个日夜的艰辛付出。

今年3月22日中堂潢涌发生疫情以来,中堂几乎每天都会对疫情防控区域进行核酸排查。任务紧急繁重,黎颖枝和同事们一丝不敢懈怠,连续奋战,力争第一时间把核酸检测结果反馈予镇疫情防控指挥办,希望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做好精准防控疫情。

目前,各行各业都加强了健康管理和监测,一些事务办理都需提供粤康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结果,这无疑增加了PCR实验室的检测量。“为了维护群众的健康,保障人员合理的流动,推动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我们会坚守岗位,胆大心细,发挥好‘侦察兵’的作用,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吹响我们手中的哨子。”黎颖枝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