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东莞26岁的女子小江莫名头痛,尤其是前额部和枕部疼得厉害。
起初她并没有在意,以为是晚上睡眠不好的缘故,想着休息休息就好了。随着头痛越来越严重,直到几天前出现了呕吐症状,小江才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东莞市大朗医院就诊。
检查结果让小江和她的家人吓了一跳,门诊头颅CT提示为“颅内占位(胶质瘤可能)”。
小江随后被收入神经外科住院治疗,更详细的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提示为“右侧额叶胶质瘤并侵入胼胝体”,即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被称为“大脑杀手”,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周期及生活质量,给患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小江的脑肿瘤位置深,与功能区紧密、术前造影见肿瘤血供异常丰富,手术难度非常大、术后偏瘫可能性大。如何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又尽可能保住患者的功能?成了摆在医生面前的难题。
对此,专家们进行了反复术前讨论分析,结合核磁共振数据、CT数据的“多模态数据融合”,为患者选择了最有利的手术方式,同时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实施精准化切除肿瘤,为手术保驾护航。
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根据运动和感觉传导系统的电生理信号的改变、脑皮质生物电的变化以及脑部血液灌流的情况、客观的、有效地评估处于手术危险状态下病人神经功能的完整性。
经过准备,4月2日,小江被送入手术室行胶质瘤切除手术,手术历时8个小时,最终顺利完成。

▲切除前后对比
小江术后第一天便恢复了清醒状态,对答流利,手脚活动自如,未遗留任何神经功能障碍,术后核磁共振提示肿瘤完全切除。
这是大朗医院第一台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颅内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其成功开展意味着该院神经外科在高、精技术上迈入了新的里程碑。
大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军提醒,生活中出现了持续不能缓解的头疼时,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颅内肿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