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客观了解东莞市民阅读状况,推动《东莞市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东莞市行政学院与东莞图书馆联合开展“东莞市民阅读状况”网络问卷调查,共计1513名市民实际参与,回收有效问卷1513份,并最终基于这些问卷发布了《东莞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东莞日报》聚焦此次调查报告,推出系列报道,第三篇关注焦点为:是什么阻碍了东莞市民的阅读?

“你知道吗?热爱阅读的东莞人,仍然有半数以上市民月均读书不超过1册。”东莞图书馆副馆长莫启仪坦言。

数据表明,年均阅读量在12册以下、即月均阅读量不超过1册的市民占比为55.65%,其中月均阅读在0.25册以下的占比为10.31%,月均阅读在0.33-0.5册的占比为21.48%,月均阅读在0.58-1册的占比为23.86%;而月均阅读超过5册的市民占比为9.19%,其中月均阅读超过8册的市民占比为5.29%。
《调查报告》分析认为,阻碍市民阅读的原因有主客观两种:在客观原因中,“没有时间”是受访者选择最集中的选项;排名第二的是“周围缺乏读书氛围”,占比为35.76%;认为“书刊太贵”的占比为19.63%,认为“书刊品种太多,不知如何选择”的占比为14.74%。
在主观原因中,“缺乏毅力,难以坚持”排名第一,有62.19%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选项;有28.29%的市民认为“阅读不熟练,速度慢”会影响自己进一步阅读,还有26.5%的市民认为“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书”会打击自己阅读的积极性。
受访市民程先生在东城一家外企工作,他表示,不是自己不爱读书,也不是自己不知道读书有益,实在是“社畜”没有时间。“我就说一点:我们公司每周一、三、五晚八点就要开会,一般要三个小时左右,最近就更厉害了,大环境不好,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了,开完会都到凌晨了。你要问为什么,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公司总部在美国,要照顾他们的时间。你就说我还有时间读书吗?”程先生一脸的无奈。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让市民对阅读多少抱有抗拒态度,比如“知识有欠缺,读不懂”,占比为25.18%;“读书辛苦,损耗身心”,占比为5.29%;“感觉不需要读书也能应付各种情形”,占比为3.44%,“读书没有太大的收获”,占比为3.17%。
莫启仪表示,疫情对于东莞市民的阅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东莞图书馆为例,为避免因人群聚集而发生传染,保障广大读者自身健康,长时间暂停闭馆。线下服务暂停,线上阅读服务则持续开展,并逐渐加强。”
出品:东莞日报行业新闻部
策划:李照东 张朝霞
文字:冯文彦
海报:郑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