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巡查督导!茶山农村人居环境攻坚行动进入深化整治阶段

4月19日,茶山召开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攻坚行动集中整治阶段总结会暨深化整治阶段工作推进会,总结全镇集中整治阶段工作存在的问题,部署深化整治阶段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的各项任务。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镇人居环境暗访短片。据了解,前阶段,茶山镇人居环境整治办分成3个检查组分别对18个村(社区)开展全覆盖式检查,重点检查村道巷道、房前屋后、“三边三地”、老村旧村、村级工业园区等区域,将巡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拍摄记录,让与会人员直观地认识各村(社区)存在的共性问题。此外,东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导组每月到茶山镇暗访检查,对发现问题形成台账。今年以来,共检查了8个村,形成了65条问题台账,已完成整改63条。会议指出,各村(社区)必须了解自身的短板和弱项,深刻反思,找准问题症结,立行立改,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在短期内有实实在在的变化。

根据部署,即日起至6月30日,茶山全面进入深化整治阶段,常态化清理生活垃圾、村内塘沟、室内外卫生、乱堆放乱搭建、废弃房屋和残垣断壁、河道卫生、道路沿线卫生,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以干净整洁、祥和有序的环境展现村庄新面貌,将农村打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结合市、镇督查、暗访发现的问题,会议对深化整治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为高质量完成深化整治阶段任务,茶山镇将建立巡查、曝光、监督机制,由镇人居环境整治办对18个村(社区)进行常态化巡查督导,建立问题台账,由牵头部门督促属地村(社区)落实整改,发现一宗整改一宗,逐步消除辖区的人居环境黑点问题;每周将各村(社区)人居环境黑点问题制作成视频短片,在镇内宣传平台进行曝光;每月对各村(社区)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和排名,落实“一阶段一评比一考核”制度,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执行力建设。

同时,通过建立“网格化”、常态化管理机制制度,推进“一村一特色”治理模式;加强宣传引导,大力推广将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乡规民约的做法,充分发挥群众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探索设立“村庄清洁义务劳动日”,推行“清洁户”评选、“红黑榜”公示、“积分制”奖励等有效载体,教育引导群众改陋习、尽义务,树立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主力军。

会议强调,各部门单位、各村(社区)要聚焦问题,抓好查漏补缺;动真碰硬,抓好综合整治;压紧压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的城乡环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