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亲近阅读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沙田镇第二小学的校园阅读推广可谓招招鲜。不仅有校长亲自开讲的“阅读第一课”,有各学科课堂引入阅读的“全学科阅读”,还有老师和家长主讲的开进社区和图书馆的“明慧故事吧”。
上学期开始,他们的校园出版社开始出立体书了,写作、绘画、制作都由同学们亲自上阵,目前已经出版了《会飞的小鸡》《小水壶迷路》《我的家》等近20本书,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一次次去翻阅学校图书馆的书,与书籍建立了更为亲密的关系。
做书的社团,特别受欢迎
创作立体书兼具了读、写、画、手工几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比较有趣味性。这个社团充满新鲜,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很快就报满了。社团没有年龄限制,可惜受教室空间限制,只能容纳十几个人。
武蔚老师毕业后一直在沙田二小做美术老师,这学期开始带队校园图书馆的“明慧出版社”社团,出版立体书是目前出版社的“主业”。
武老师说:“学生们在这个社团,可以培养空间感、动手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还有团队之间的合作力,因为一本立体书制作比较费工夫花心思,往往是多个孩子一起创作。”
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去分工,比如有些专门负责绘画,有负责一些手动机关设置,还有封面设计等。老师会一直辅导,带着学生们去完成。

▲武老师在指导学生创作
做一本立体书有多难
武老师介绍,做一本书正常大概两周时间,每周三节课时,每次一个小时,总体下来大概六个小时。
有一本冬奥会主题的立体书,鸟巢的制作比较复杂,“团队一起试验了很多次,在网上搜索各种能让鸟巢立起来的资料,画图,但总是塌下去。一开始想着用两张纸,做成两半,但发现实现不了;又想用硬纸做个椭圆,在里面挖空,但太丑,也不好;最后推翻,重新搜资料,制作,才做出来现在这个。”
另一位带队老师李婉芯也对冬奥会鸟巢的立体书制作印象比较深。“我们和学生尝试了很多办法,总觉得鸟巢是很重要的象征,带着一股不做出来就不安心的劲儿,最终找到突破口,那一刻大家都特别有成就感,很开心。”

▲上学期,社团的同学在做书

▲投入创作中
享受制作立体书的过程
沙田二小的校园图书馆藏书丰富,有22类3万多册,每后以每生不少于1本的数量剔旧更新,2021年新增9792册,立体书现在有200多册,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好去处。明慧出版社就位于图书馆,这些立体书做好了,会在图书馆长期展示。看到自己做的书被同学们欣赏,别提多开心了。
“经过几个星期的工作,我们拥有了一本完整、精巧的立体书。图画栩栩如生,机关引人注目,文字工工整整,真是太太太棒了!我享受制作立体书的过程。”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记下了做立体书的愉悦。
立体书的内容来源,一部分来自面向全校的故事征集,一部分是已有的现成故事,还有一些来自于电视剧或者新闻素材。
因为做某个主题的立体书,同学们会去找相关书籍阅读,寻找更多创作灵感。在做冬奥会主题书时,有位同学做滑雪的部分,她对滑雪的历史特别感兴趣,课后找了不少滑雪历史相关书籍阅读。
李老师说,“做书的过中会遇到各式问题,也能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更好地掌握美术手工制作的核心,可以让我之后的美术课堂更生动有趣,提高教学的艺术效果。”

▲李老师说,带学生做书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帮助也很大
立体书后面是有趣好玩的机关,只要我拉一拉、推一推、转一转,甚至是打开书页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图形或者立体的景象,实在太神奇了!一边读书一边发现书里的奥秘,读书的过程就会变得奇妙而有趣,就像探索宝藏一样。
——五(1)班黎梓淇
请大家跟紧小导游的步伐,千万不要走丢,一起参观我们学校的悦读馆,“这里只有琳琅满目的书吗?”我大笑起来,“咳咳,重头戏来了。悦读馆里还隐藏着一所小小的出版社。”
——五(3)班郭泳童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迎来了参加我校明慧故事会立体书制作的机会,我兴奋不已。来到学校的图书阅览室,俨然就是一家立体书生产工厂,老师就是厂长,负责给我们分配工作,而我们就是生产线上的小员工。只是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小小生产者,做着我们喜欢的工作。
——五(2)班黄彦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