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您今天呼吸畅顺了一点没,昨晚睡得好吗?”“阿姨,今天的胃口怎样?一定要多吃东西,均衡营养啊!”每天早上7点半,石碣医院内二科副护士长李辉总会准时出现在病房内,配药、贴标签,怀抱着一捧捧药放进推车里,端着托盘奔跑于各个病房,亲切地和每一位病患打招呼,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尽管口罩遮挡了她嘴角的微笑,但温柔而坚定的眼神总能让人感到安定、平静。在护理岗位上度过了平凡的22载春秋,不平凡的是,她一直坚持做“有温度”的护理人,用心用情为病人驱散痛苦,重燃他们生命的希望。

用心用情照顾好每一位病人
和急诊科病情“急”“凶”“险”不同,综合内科的病人大多数患有各种慢性病,病程长、病因复杂,一支反应灵敏、有耐心、观察能力强的护理队伍至关重要。在综合内科多年,李辉说,不少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因为患有各种基础性疾病,身体上的不适难以表达出来,作为护理人员,必须要学会用双眼细心观察病人的状况,用心用情体会病人的痛苦。
大约两年前,李辉接手了一名90岁的高龄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她的右侧身体长出了褥疮。当问及老人还有哪里不舒服的时候,老人却一直沉默不语。但老人脸上露出的痛苦表情以及嘴里不时发出的呻吟声,让李辉隐隐感觉到,老人的病情并不只是长了褥疮那么简单。
在护理中,李辉发现老人右侧下肢肿胀得十分厉害,她迅速把情况告知主诊医生。通过诊断,发现老人右脚严重骨折。原来,老人曾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但为了不麻烦子女,她一直强忍着巨大的痛楚,没有告诉他们,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卧床不起。
尽管最终老人因为年事已高撒手人寰,但在最后的日子里,由于李辉的精心护理,老人身体上的痛楚减轻了不少。
用专业知识给予病人精神支持
李辉的个子不高,说起话来轻声细语,清亮的眼神总会让人感到温柔的力量。患有慢性病的病人不仅需要长期承受病痛的折磨,还会由于病情的反反复复而导致心理上的抑郁和焦虑。在李辉看来,患者的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心理疏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护理手段。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她一直在用专业知识给患者精神支持。
去年,该科收治了一名尿道感染的特殊病患陈姨。陈姨曾经中风,由于缺少正确的护理,已经卧床多年,行走不便,生活不能自理。身体上的不适,让她的心里也铺上了厚厚的阴霾。
刚住院时,李辉发现50多岁的陈姨四肢十分僵硬,但只要经过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一定能做到基本自理。于是,她每天坚持来到陈姨床前,教她做手指操、桥式运动,慢慢让手脚活动起来。与此同时,为了增加陈姨的康复信心,李辉在空余时间不时找她聊天交流,了解她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还不断为她鼓劲打气,鼓励她坚持多做运动和训练。
如今,陈姨原本紧紧弯曲着的手指基本能伸展自如,还能自己刷牙、吃饭、穿衣服,脸上再次洋溢起开朗的笑容。“幸好有李护士的鼓励,教会我很多自我康复训练的动作。”每每说起李辉,陈姨总是感激不已,“李护士还告诉我,只要我的脚部坚持锻炼,也有机会站立行走,我很有信心,会坚持下去。”

用力量燃起更多生命的希望
去年,为了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李辉脱产学习3个月,专门进修老年专科护士,以应对科室里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尽自己所能为他们缓解痛苦,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护理。
回到医院后,李辉运用进修中学到的护理知识,加以细心的观察和钻研,创造性地将雾化器改造成“加温加湿器”,在不加重病人经济负担和身体痛楚的前提下,应用在一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身上,为他清理呼吸道痰液,大大减轻了他的气管阻塞症状,再结合肺康复训练,取得满意效果。
前不久,李辉的科室来了一名严重的胸膜炎患者,剧烈的疼痛使这名患者一直寝食难安。看着患者疼痛发作时扭曲的面容,李辉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她又想起了在进修期间学到的中药护理知识,便和主治医生商量,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在诊治过程中为他加入适当的中医护理手法。最终,疗效在患者身上渐渐显现,极大地减轻了疼痛症状。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李辉看来,每当看到患者通过自己的双手以及细心照顾后转危为安、减轻症状的那一刻,特别有成就感。对于未来,李辉说,无论多苦多累,自己都将怀着对护理工作的满腔热情恪尽职守,用自己的力量燃起更多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