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莞|城市的包容 让无声世界更温暖

最近,麻涌古梅路新开的“无声”餐厅大师兄手工粉店感动了不少人。5名年轻店员,从服务员到后厨,全都是语言或听力障碍人士。他们与顾客没有言语上的沟通,仅靠手势、手机短信或者一块手写板交流,从点餐到上桌,整个过程快速而敏捷。顾客和店员虽无言语交流,但彼此之间已然形成一种默契。

一切看上去十分安静,却仿佛涌动着一股能让人“听”得见的温暖力量。正如顾客在餐厅留言板上说的那样:“安心的粉,无声的爱。”“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张张留言纸条,让我们看见了爱的模样,原来表达爱的方式除了话语,还可以通过其他更多的方式体现。

一些残障人士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从小受到歧视,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存在感,最终导致性格孤僻。因为失去,所以更懂得珍惜。这些店员虽然身有残疾,但他们依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来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幸福生活。

麻涌这家“无声”餐厅的老板也用行动承担起了一份社会责任。他为这些残障人士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学习技能的平台,让他们在公平有爱的社会环境里,重新树立自信,掌握相关职业技能,为以后走向更高目标积累经验。

当然,一两家“无声”餐厅难以改变整个残障人士群体的困境,要彻底改变大多数残障人士的现状,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关爱。东莞的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 厚德务实”,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声”餐厅店员们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他们用汗水奋斗出精彩人生的背后,正是东莞社会各界对残障人士更加包容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