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东莞人均预期寿命可达82.8岁!

6月2日,《东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外发布。3万余字的《规划》描绘了“十四五”期间东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路线图,刻画了健康中国“东莞样板”的光辉前景。

 

图片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迈入万亿元GDP、千万人口的“双万”新起点的东莞,大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打造健康东莞的重要机遇期和改革攻坚期。

 

 “双万”新起点为东莞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对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提出了新需求;高质量发展、优质卫生健康资源短缺对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提出了新要求。

 

图片

 

健康东莞建设的全面推进,为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新条件,也为推动卫生健康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带来了新机遇。

 

然而,东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仍面临困难和挑战。改革创新力度还不够强;资源配置结构仍不够合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日益凸显。

 

图片

 

为此,《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东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将以推动现代化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题,以深化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东莞还将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强化中医药作用,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健康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加快朝着病有良医的目标迈进。

 

 

 

《规划》确定了“十四五”期间东莞卫生健康事业的八大任务:

图片

 

提质增效,积极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行稳致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医防融合,构建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预防为主,持续强化重点疾病预防控制

优化服务,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传承创新,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创新驱动,多举措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夯实基础,完善健康优先发展保障体系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东莞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目标:

图片

 

到2025年,健康东莞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具有东莞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定型,优质高效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发展和健康服务整体水平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改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8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保持较好控制水平。

 

——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以高水平医院及三级甲等医院为塔尖,区域中心医院和二、三级医院为塔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塔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取得积极进展。

 

——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明显改善,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治理,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

 

——健康服务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持续扩容、区域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健康服务模式实现转型升级,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供给体系基本建立,健康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卫生健康服务公平可及、系统连续。

 

——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更加优越。“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在政策、技术、人文等方面营造更加宽松的健康服务业发展空间。

 

 

接下来,我们将对“十四五”期间东莞卫生健康事业的八大任务逐一进行解读,从东莞卫生健康事业的现实出发,展望触手可及的美好未来,使广大市民对自己的健康福祉更清晰、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