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已绘就,奋进新征程。随着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党代表们满怀信心返回工作岗位,通过多种形式把大会精神传达到所在党组织,示范带动身边党员群众为完成好大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
即日起,《东莞日报》开设“省党代表回基层”专栏,记录省党代表们带头积极宣讲大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敬请垂注。
“黄江镇的治安变化非常明显,公司前后两条路打通了,再加上医院、学校、公园的建设以及绿化环境的改善,周边环境更好了。”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扬电子”)董事长顾一新长期在黄江镇生活,他对该镇近两年的变化非常满意。近日,正扬电子遇到困难后,第一时间向黄江镇政府反映。
在收到企业反馈的问题之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黄江镇党委书记苏东立刻召集相关部门开会研究,并在短时间内解决交通不便、医疗不足、周边设施不足等问题,赢得了企业一致好评。苏东表示,在服务企业上,要求各驻片班子领导继续做好企业服务帮扶,切实做好“一企一策”帮扶措施,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此外,黄江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效解决了土地整备、治水治污、教育医疗、市容卫生、扶贫济困等一大批长期积累的社会民生老大难问题,成功打通搁置10多年的鸡啼岗断头路和困扰黄江13年的黄江中心区主干道袁岗路二期道路,3个多月基本完成市轨道交通1号线黄江段住宅片区征收。2021年累计发放各项保险待遇及救助金2.5亿元,推出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为65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贴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群众生活“有盼头、有乐头、有甜头”。

■省党代会后,苏东马不停蹄到企业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图为苏东与企业负责人在黄江镇科技公园面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将在区域协调发展上争当排头兵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闭幕后,黄江于5月27日迅速召开全镇党员干部大会,专门传达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省党代会提出“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积厚成势,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苏东认为黄江作为东莞南部九镇之一,必须要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勇挑重担,深入对标对表深圳、主动融入深圳,大力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赢得新一轮发展主动权。
科技创新在省市党代会占了重要篇幅,市委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市委市政府更是明确将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作为城市特色。黄江镇科技公园就是黄江对高标准贯彻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定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探索。
苏东表示,黄江动员22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33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打造永不落幕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技产品展示基地,让科普教育走出课本,让市民在闲暇散步中就能掌握最前沿的科技资讯,对提升黄江科创氛围有着极大帮助。
苏东认为,干部要有担当,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把党员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让高质量党建推动黄江高质量发展。2021年,黄江镇党政领导班子直接包任务,利用“镇领导班子分片包任务、部门协调推进、攻坚小组重点突破、党员力量全盘激活”的工作机制进行全面攻坚,将征收工作与解决群众难题相结合,仅用3个多月基本完成市轨道交通1号线黄江段土地征收,得到群众以及上级的表扬肯定。
做好服务 帮助企业留住高层次人才
正扬电子成立于2004年,位于黄江镇鸡啼岗村,是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0%,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80%。
近年来,黄江陆续打通了鸡啼岗路和袁岗路、建设多个公园、做好道路两旁绿化和卫生等,这都让正扬电子受益匪浅。“最大的感受就是治安变好了,周边变漂亮了,客户来公司看产品的时候,都觉得黄江变化很大。”顾一新介绍,黄江镇领导班子挂点正扬电子,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企业能够专心搞生产。据了解,随着国内市场的迅速增长,正扬电子的经营数据逐年猛增,2019年产值约13.85亿元, 2020年产值约18.18亿元,2021年产值约24.23亿元。
如何能够留住人才也是企业最需要考虑的问题。随着黄江镇周边硬件设施的完善、一批公共文化设施的加快建设以及多样化主题活动的举办,更多高层次人才纷纷选择落户黄江工作。顾一新透露,以前有一些在大城市高科技企业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来到东莞镇街工作时,都会对环境、人文、交通等产生不适应。
“我们这两年的校招都有质和量的提升,尤其成功招进两名超过10年经验的高管。”顾一新笑着说,现在不仅高层次人才愿意留下来,同时他们也引荐更多人才。
6月8日,苏东与顾一新在黄江镇科技公园碰面,为的就是听取正扬电子近期碰到的问题,积极解决正扬电子提出的困难。“我们在刁朗村将一块200亩的居住用地改为产业用地,招引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目前已有3家企业入驻,其中正扬电子是其中一家企业。”苏东介绍,正扬电子计划在黄江投资建设智能驾驶及新能源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额6亿元,项目在2025年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并为当地提供5000就业岗位,最终实现到2026年税收超1.2亿元的目标。
六件民生实事让群众幸福更有“质感”
黄江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记者了解到,特别是黄江镇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票决产生的2022年黄江镇六件民生实事项目,让黄江的发展更有“温度”,让黄江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生活“有盼头、有乐头、有甜头”。
苏东到黄江担任镇党委书记已超过一年半,他一直对该镇的民生实事做深调研,认为许多民生实事需要加大力度开展下去。“例如黄江镇许多老年人比较贫困,按照政策,我们推出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为65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贴。”
其次,就是打通断头路。“目前黄江非常依赖莞樟路、公常路等主干道,‘断头路’较多,与深圳光明和松山湖科学城联通不畅,特别是连接深圳只有公常路一条快速公路,且日均车流量已超设计两倍,严重制约了黄江的发展。”苏东表示,接下来将加快打通第二条对接深圳的新城大道,升级改造公常路,协调建设清龙路,继续打通剩余9条断头路,以路网的畅通带来财富的高效流通。
最后,黄江投入教育经费达12.3亿元,完成6所公办中小学改扩建工程,新增3000个学位。成功引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东莞学校、伊顿外国语学校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星河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体系则更加健全。与6所大型三甲医院共建“医联体”,成功创建“广东省健康促进区”。投入近4亿元建成新黄江医院,完成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启动新社卫中心大楼项目。
黄江镇六件民生实事包括停车场建设、“断头路”贯通、教育扩容提质以及文化基础设施工程等群众关注度高、获得感强的项目。苏东表示,黄江要持续坚持“民生实事认真办”原则,着力破解民生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