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首张村级标准化电子证明在黄江诞生

6月27日上午,全市首张村级标准化电子证明(阶梯水费办理证明)在黄江镇北岸社区诞生了。整个办理过程用时仅30分钟,办证的周先生大赞:“真是太方便了!”

打通村级服务“神经末梢”

阶梯水费办理证明主要用于核定用水户(含居民生活用水户及非居民用水户)的用水人数,证明用水户的常住人口数符合相应量级标准。市民周先生是某一出租屋的房东,租户多了用水量也相应增大,打算申请阶梯用水,经和有关部门沟通后需要先开具证明才能办理。

当天,周先生来到黄江镇北岸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出线下申请,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协助其填写电子表单,线上流转至后台审批,最后生成电子证明自动发送到周先生的电子邮箱和广东政务服务网、i莞家公众号及APP个人中心,整个办理过程最快用时30分钟,同时通过一体化平台将信息共享给镇供水部门,周先生后续直接去镇供水部门办理阶梯用水人数业务即可。

作为成功办理全市首张村级标准化电子证明(阶梯水费办理证明)的周先生表示,听别人说办证明比较麻烦,没想到这么快,现在开展的村级证明事项标准化改革确实是方便了群众。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部署要求,市政数局会同市民政局,率先在全省试点开展村级证明事项标准化改革,通过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的标准化赋能,实现村级证明事项“在省事项系统统一管理、在广东政务服务网统一展示、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办理”,解决村级证明事项“标准不统一”的难点痛点问题,打通村级服务“神经末梢”,切实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和便利度。

为推动改革迅速、平稳落地,我市按照“清理事项、标准梳理、数字赋能”的工作步骤,首批在黄江镇试点并将经验推广至东城、厚街、道滘、企石等镇街,目前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

为全省改革提供“东莞样板”

以周先生办理的阶梯水费办理证明为例,过去群众办理阶梯用水业务时,需要先到村(居)委会开具用水人数证明。以往群众常常不知道需要带哪些材料去申请开证明,也没有渠道可以查看相关办事指南。办理流程相对繁杂,申请人需要拿着纸质申请表给村(居)委会书记签名,再到村(居)委会盖章,等待电话通知后再到村(居)委会领取结果,证明办理时限长、步骤多。

现在,改革后明确了证明的办理流程、办事材料、办结时限等,群众可以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查看该事项的办事指南,实现线上线下同一套事项标准和办理指引,有效解决因开具证明标准不统一而“来回跑”“多头跑”等问题。同时,对办理阶梯水费办理证明的流程进行优化,将纸质申请表制作成电子表单,群众可在广东政务服务网、i莞家APP自助申请,审核通过后自动加盖村(社区)电子印章便可即时出具证明,实现证明“零跑动”线上电子化办理。

一是全面清理证明事项。民政局、政数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村级证明事项清理,共清理村级证明事项52项,结合村级证明实际情况形成我市第一批保留的村级证明事项共11项,包括供水供电报装证明、阶梯水费办理证明、华侨华人原籍证明等,大幅减轻基层负担。

二是试点开展标准化梳理。梳理完善需村居出具的证明事项清单,将保留的村级证明事项作为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广东省事项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将证明事项标准化梳理的成果以办事指南的形式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对外公布,实现线上线下同一套事项标准和办理指引,有效解决因开具证明标准不统一而“来回跑”“多头跑”等问题。

三是开展数字赋能。开展全流程电子化提速增效,运用电子印章、电子表单等实现村级证明事项“窗口端、手机端、电脑端”多终端、全程网上办理。为每份电子证明生成流水号,实现电子证明可追溯、防伪造。持续优化办理方式,将办理好的电子证明自动推送至相关索要部门,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如办理供水申请,将证明推送至供水部门,由供水部门直接联系群众上门安装,群众足不出门可办事,真正“零跑动”。

下来,东莞将在全市32个镇街共596个村(社区)全面推广村级证明标准化、电子化办理模式,并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实现更多村级证明事项办理应用“一件事”集成服务,切实为全省推广村级证明事项标准化、电子化工作提供“东莞样板”。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