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第八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接诊了一位中暑患者。患者张先生今年53岁,因发热、精神较前变差、血压低、心率快被送到ICU,入院后持续高热、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急性肝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循环衰竭,病情危重。
医生了解到,张先生因活动不便卧床近4天,由于房门常闭又未开空调,屋内极度闷热。医生判断他因长期处于密闭高温环境,导致了热射病(中暑)。
医生实施了降温、扩容补液、血液净化、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期间张先生病情一度恶化,经及时有效治疗转危为安,目前已转普通病房继续康复。
近日,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了1位中暑患者。ICU医生吴汉聪介绍,患者是位40多岁的女性,在东莞工作,7月12号在工厂上班时觉得不舒服,有发烧、头疼症状,就请假在家休息一天,7月13号还和家人一起吃了晚饭,但夜里12点多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症状,逐渐昏迷,家属赶紧拨打了120。
救护车随即赶到,但患者已经昏迷、高烧超过40度,病情危重,检查显示凝血功能差、有脑水肿,出现心功能衰竭等多器官衰竭,被确诊为热射病(中暑)。
(医院正在抢救中暑患者)
近期,东莞市石碣医院也接诊了2位中暑患者,其中一位是过路货车司机,40多岁,7月14号在高速路石碣出口下车倒地后,被旁人及时发现并拨打120。
石碣医院救护车赶到后,发现他体温39.6度,有中暑症状,便立即开通静脉通道,予以冰帽、冰盐水等降温措施,男子慢慢苏醒,体温降至38度,后送ICU监护。由于发现及时、抢救及时,目前男子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普通病房治疗。
医生提醒,眼下气温居高不下,热射病(重度中暑)具有很高的病死率,请广大市民朋友一定要多家预防,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及时
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它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指暴露在热环境或者剧烈运动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
它的典型症状就是核心温度升高>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
①户外长时间作业的环卫工人 、建筑工人、“大白”医护人员等,喜欢在户外运动、锻炼等人群。
②长时间呆在封闭房间、汽车里的人。
③患有慢性疾病,如甲亢、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等。
④年老体弱者、儿童和孕妇等。
①立即脱离热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②快速测量体温。
③积极有效降温:水浴或冰水擦浴;冷毛巾湿敷或腋下冰敷等。
④不提倡药物降温。
⑤重症中暑一定要拨打120及时就医。
1.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
2.菊花、金银花、荷叶、薄荷等都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重症中暑的发生,也可以在发病的第一时间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