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游东莞:对东莞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由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和羊城晚报东莞全媒体传播中心共同打造的东莞首届“十校百人“实习计划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7月30日,主办方组织来莞实习学生进行了一场独具东莞特色的“东莞印象”系列文化之旅,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亲身感受东莞的魅力。

 

此次参观不仅是一场文化之旅,更是一场全面展示东莞形象的发现之旅。从东莞展览馆到莞香非遗保护园,再到广东省东江纵队纪念馆,来莞实习的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东莞的过去和现在,也对未来东莞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对莞邑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参观活动的第一站便是东莞展览馆,该馆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展示面积约1万平方米,不仅是当代东莞文物收藏研究基地,也是全面推介东莞的重要窗口。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一件件藏品映入眼帘,向来莞实习生诉说着千年莞邑的沧桑历史和新时代东莞发展的恢弘巨变。

图片

实习生们在东莞展览馆门口合影留念

 

罗慧敏目前就读于厦门大学金融系,今年作为东莞首届“十校百人”实习计划的一员,现在东莞市滨海湾新区经济科技金融局实习。罗慧敏告诉记者,她自己虽然不是东莞人,但是却与东莞有着奇妙的联系。“我的父亲在2008年就来到了东莞创业并扎根于此,我每年暑假都会来东莞小住一段时间,我对东莞其实来说是既熟悉又有一点陌生。”罗慧敏说。而此次参观东莞展览馆,为她提供了认识东莞的绝佳平台,通过参观东莞展览馆,让她对东莞的历史文化以及现代的发展有了更加系统完整的了解。

 

谈到对东莞目前发展的认识,罗慧敏也有自己的见解。“东莞制造业的变化是非常显而易见的!”罗慧敏说道。在罗慧敏以前的印象中,东莞的制造业集中在中下游产业链的环节,而通过每年来东莞自己亲身的观察罗慧敏发现东莞的制造业也在逐渐转型。“产业链逐渐在往上游化和智能制造业发展”,这是罗敏慧最直观的感受。这些变化也在东莞展览馆的参观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千年莞邑和现代东莞实现了时空的完美交融,令罗慧敏印象深刻。

 

感悟非遗文化魅力

莞香,是以莞香树为载体,在特定环境下使用传统制作技艺产生的,含油脂的固态结晶体 。莞香历史悠久,属沉香珍品,自唐代开始就属于进贡朝廷的佳品,是具有东莞代表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源泉。

 

文化之旅的第二站是莞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该园坐落于大岭山镇百花洞,占地面积3400多亩,用于开展莞香制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活动,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据介绍,目前保护园内有百年莞香母树3000多株,莞香树保有量达26多万株。

 

图片

体验莞香制作加工工艺

“之前只是听长辈说起过莞香,但是没有这么细致地去了解。”来自中南大学的郭嘉欣告诉记者。郭嘉欣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这次参观莞香非遗保护园也让她对莞香以及莞香制作技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讲解员介绍了莞香树的生长情况以及药用价值,另外管理员还向我们详细讲解了莞香的制作工艺,这次参观我的收获很大。”郭嘉欣说道。

 

来自墨尔本大学的戴晓琳则是第一次见到莞香树,这对于她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莞香的种植和加工过程。”戴晓琳说道。同时戴晓琳也表示,莞香作为东莞的特产,是东莞物质和文化的源泉,作为后辈要好好地将莞香文化传承下去。

 

传承东江纵队精神

文化之旅系列的活动的第三站是广东省东江纵队纪念馆。东江纵队,全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并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展览馆,一件件文物展列在面前,向参观学生诉说着广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反抗外来压迫奴役、争取民族独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实习生们参观以后纷纷表示对东莞的历史文化增加了一份独特的红色记忆。

 

图片

实习生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内珍贵展品

来自吉林大学的苏文伟表示,对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参观,使他了解到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南地区还存在着东莞东江纵队这一支英勇的队伍。在民族危难之际,东莞人民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其对抗日战争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令他感到十分敬佩。

 

邓力峰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谈起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的感受,用邓力峰的话说就是“十分震撼”。“听到讲解员说道很多牺牲的战士才十八九岁的时候,我的内心十分受触动,都是跟我们差不多同龄的年轻人,正是他们义无反顾地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十分感动。”邓力峰说道。

 

“未来想留在东莞就业创业”

参观活动结束以后,主办方特意安排了实习交流的环节。通过近半月的实习,来自全国各地的实习生们也对东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各位实习生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图片

实习沙龙交流现场

来自北京大学的黄湛升表示,实习是大学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彰显人的价值、对社会进行再创造的重要开端。希望参加“十校百人”计划的实习生从实习活动中有所收获,为大湾区和东莞的发展凝聚力量。

 

“目前我在政府机构里面的实习,个人感觉最大的提升就是对政府思维的一个认识,此外个人能力方面也获得显著提升。”来自厦门大学的罗慧敏说道。而对于未来是否考虑留在东莞长期发展,罗慧敏也向记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东莞就是我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城市,而通过这次‘十校百人’活动更加坚定了我留在东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