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温州市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曾士典接受采访时表示,结合全国各地疫情情况来看,BA.2.76变异株是目前传染性最强、传播速度最快的毒株。温州市“8.12省外航班输入性疫情”中,一架飞机上3名阳性感染者传染了36名同航班人员。
从涉疫航班的情况来看,同一架飞机上,3名阳性感染者传染了36人,而且这3名阳性感染者的座位靠前,其他被感染的人中,最远的坐在后排倒数。
除了机舱密闭空间,还有人因为和阳性感染者走过同一个出口通道,相隔3~5米,前后不到1分钟,因此而感染。
曾士典分析,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以及乘坐飞机时间长、口罩戴得不规范、使用超过4小时失效等,都是加速病毒传播的原因。
国内疫情呈现多点、多链、多源态势,尤其是海南、西藏、新疆、青海等地疫情处于高位,临近秋季开学,暑期返流高峰到来,疫情期间,我们该如何乘坐飞机?
出行前
1. 错峰出行
建议挑选人少的航班,合理选座,尽量选靠窗的座位。
2. 做核酸检测
及时了解疫情发展情况及机场防疫政策,按照相关要求提前准备好核酸阴性报告。
3. 准备防护物资
由于飞机上对乘客携带的物品有严格的规定,很多杀菌用品无法携带。建议根据安检要求,随身携带含有酒精的小型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或棉片,以便清洁双手和可能触碰到的地方。要带够保暖衣物,避免着凉。
4. 避免带病出行
出行前7天内有发热、咳嗽、咽痛等临床症状者,尽量避免非必要出行;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人群,不建议出行。
旅途中
1. 全程佩戴口罩
旅途中应全程佩戴口罩,口罩应4个小时更换一次或潮湿后及时更换。更换口罩时应在相对安全的区域或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2. 落座后避免走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散来坐,相互间隔出空位,并且不要在机舱内来回走动。
3. 减少饮食
在飞机上,尽量避免摘下口罩进食。在需要用餐时,摘下口罩和手套,放入塑料封口袋中,用消毒湿巾或酒精消毒片擦拭双手后,再快速用餐,用餐完毕后,迅速换上新的口罩。
4. 尽量避免使用厕所
尽量避免使用飞机上厕所,如必须使用,应尽量减少直接用手触摸高频接触的公共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扶手等,也不要触摸口罩外表面。如果触摸了,需要及时清洗双手,或用消毒湿巾或酒精消毒片擦拭双手。
手未做清洁或消毒的情况下,不要触摸自己的口、鼻、眼部。
如果备有一次性手套,可以佩戴手套再触摸高频物体表面;如果没有手套,可以将纸巾放在手上,隔着纸巾触碰门把手、按钮或扶手,减少手直接接触物体表面的机会。
最后提醒大家:落地后做好同乘查询,到达目的地后,要多留意疫情防控公告!一旦发现自己乘坐的航班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要及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