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石龙”稳步向前 “魅力名镇”焕发活力

“回到‘家门口’唱歌,心情十分激动和舒畅!”“石龙这座古镇拥有不一样的魅力和气质,会给我带来很多不一样的灵感。” 8月12日晚,勇闯世界音乐舞台的石龙青年音乐会在石龙中山纪念堂举行,四位从石龙走出去的青年音乐家,对家乡的变化赞不绝口。

这场音乐会,让石龙“火”了一把,线上观看直播的人数超1万人次。近年来,石龙致力“重振昔日辉煌”、奋力建设“精致石龙、魅力名镇”,让这座曾经的“广东四大名镇”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持续迸发出“不一样的烟火”“不一样的精彩”,越来越多人把目光投向了石龙。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8%,增速位列全市第七;老城活化工程逐步开启,包括老城区停车场建设、滨江路立面改造、中国举重博物馆筹建、三江六岸品质提升项目等十几项内容;镇内唯一都市型碧道——东江南支流右岸建设工程动工……今年上半年,石龙的宏观经济大盘持续巩固、城市精细化管理纵深推进、城市品质和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座更加宜居宜业的“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正向人们阔步迈来。

■石龙将吸引更多“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这里享受“慢生活”

【宜居石龙】

老城焕发新活力

品质塑造新优势

石龙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东莞北部商贸重镇,历经百年沧桑,“繁华”和“烟火气”从未退去,并迸发出了宜居之城的新活力。

如今的中山路,成了石龙乃至东莞市内外众多市民游客的打卡地;中山路周边老城区的中山公园、石龙博物馆乃至传统美食店,都成了石龙一张张响亮的城市文化名片。近日,石龙镇与东莞报业传媒集团联手,正在紧锣密鼓穿梭于石龙的大街小巷,拍摄制作石龙专属美食纪录片《烟火石龙》。

按照石龙镇打造“历史之城”的蓝图,石龙将加快推进传统文化和老旧街区的活化,植入创新文化,丰富业态和活动,推动人文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演绎“老城新生”,打造成湾区内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文化休闲旅游示范区,吸引更多“快节奏”的现代人来石龙享受“慢生活”。

石龙人正加速绘就“历史之城”蓝图。今年上半年,石龙高位统筹老城活化项目,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规划保护,举办“非遗墟市”、骑楼文化节等各色文化活动,石龙老字号老品牌再次得以火热“出圈”;擦亮石龙“举重之乡”的招牌,高水平筹建中国举重博物馆,7月举办的“新中国打破世界纪录第一人——陈镜开珍品捐赠仪式”,成功将陈镜开毕生荣誉勋章、奖杯等珍品共55件(套)收入馆藏,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而在打造“当代之城”方面,石龙镇提出,立足东江环城优势,以优美岸线空间为基础,高水平布局沿江景观带、品质商贸街、高端产业区、宜居生活圈,打造自然生态、产业生态、人文生态俱佳的宜业、宜商、宜居、宜游城镇。

今年上半年,石龙镇持续推进美乡村、优环境。以纳入全市“三江六岸”片区为契机,对裕兴路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启动实施一批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滨江路立面改造项目已正式动工;本年度碧道建设项目顺利开工,新城区与西湖区供电“双回路”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完成莞龙路、滨江路慢行品质提升项目设计方案;盘活改造了13个镇内闲置空地用于扩充全镇停车资源;抓好精致生态和污染综合治理,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稳定在98%以上……

今年上半年,石龙镇持续办实事、惠民生。全力打造“健康强镇”,不断建强两家三甲水准的综合性大型医院,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大楼加快建设,市儿童医院创建三甲工作有力推进,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大楼主体完工;优化就业创业服务,上半年共发放各项就业创业补贴283.9万元,同比增长15.87%,惠及1256人次;推动教育扩容提质,大力推进石龙第三中学教学楼建设,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

今年上半年,为有效解决拥堵和停车难题,石龙系统重塑全镇交通格局,引入“深交研”团队开展全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包括智慧停车、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智慧交通与品质交通等4个专题研究,共产生59个方案成果。

石龙结合实际,开出停车分区分级管控、增设停车场、打通断头路、智慧公交、慢行系统等“良方”,目前已更换11个主要路口信控主机,构成精细化整治拥堵的“神经末梢”;新增路外停车位、配建停车位共2354个。此外,在统筹路内停车资源,增加停车位供给的同时,年内加快建成遍布三区的11个平面停车场和1个立体停车场,届时共增加近900个停车位,全力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

石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围绕“精致石龙、魅力名镇”的定位,按照“历史之城”“当代之城”的蓝图,将全力推进相关项目落地,全域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尤其将继续加大民生领域建设投资,在教育、医疗、交通、环保、文化等领域强基固本,不断塑造石龙新优势,提升在石龙创业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石龙这座“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正向人们阔步迈来

【未来石龙】

“精致”引领新突围

“未来”描绘新蓝图

石龙镇一度是位处东莞经济前列的重镇,近年来受土地资源制约等各种因素影响,遇到诸多瓶颈和挑战,其经济发展有何思路、表现如何?

去年,石龙镇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正视石龙土地空间制约、难以大开大合搞建设、难以腾出大量土地引进大量企业的现实条件,要以精致理念统领高质量发展,向精致精细精美、智慧智能、生态宜居的方向努力,走高质量、有内涵、有特色、有魅力的发展道路。

石龙镇正在走出一条新的突围之路。去年,随着成功纳入松山湖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石龙的新动能增多,基地首批12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地、破土动工,投资和金融支持额度合计超100亿元。在诸多利好的推动下,去年石龙GDP增长7.5%,为五年来最高增速。在2021年度综合排名进步前三名镇(街道)中,石龙镇位列第二、排名一下子跃升了12名。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风险挑战,石龙镇攻坚克难、奋勇突围,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在经济稳增长方面,该镇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确保了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部署、谋划、储备了下半年38个及未来三年42个重点项目,预计拉动全年总投资约16亿元、计划总投资123亿元……

此外,该镇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立足临穗、临深、临港片区的交通区位优势,为石龙到香港“一地两检”班列开通做足准备,积极争取市加快建设东莞站“九龙厅”“VIP厅”装饰项目,尽快提升东莞站旅客接待能力;坚持高水平高效率推进东莞火车站TOD综合开发,建设高品质人才公寓,在塑造精致城市环境上与香港看齐,加力谋划打造西湖片区“未来之城”;选拔高素质人才组建穗深港专班团队,有针对性地加强产业对接相关的宣传推介、政策研究、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工作,吸收利用香港高端科创、金融、人文资源,打通两岸三地发展要素在石龙高效集聚、互融互通的“任督二脉”。

石龙镇提出,接下来,将多措并举,全力抓好规上工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商贸业等弱项指标精准施策,积极争取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并打好项目落地战,加速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加快推动东莞火车站TOD、黄家山、中国举重博物馆等重大工程建设,力争经济发展实现最好结果,在建设“精致石龙、魅力名镇”的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抢抓通港机遇”“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东莞火车站TOD综合开发”……一个个石龙发展“关键词”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松山湖片区北部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城市枢纽新客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基地、产城融合的示范区正在崛起,越来越多青年人才正在向石龙集聚。石龙,一幅“未来之城”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