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驻点集中隔离酒店,四次驻点临时管控区医疗站,南城医院康复科医生吴罡奔走在抗疫路上。近日,他受命驻点东江之星小区临时医疗站,排除万难帮助临时管控区的市民,解决就医困难。
战疫经验丰富,两次驻点集中隔离酒店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今年8月25日,吴罡接到去集中隔离酒店驻守的任务后,简单收拾行李后立即动身,来到南城某集中隔离酒店,给境外回国人员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医疗保健工作。
这是吴罡第二次驻点集中隔离酒店。去年7月份,他在另一家隔离酒店驻点了一个多月,也是为境外入境人员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医疗保健工作,可谓是战疫经验丰富。
这次进驻南城某隔离酒店后,他和队友们通力合作,用心服务,于10月2日圆满完成了近40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医疗保健工作。

▲吴罡在集中隔离酒店
在近40天里,有一些特别感人的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天,吴罡负责24小时拿着医生值班手机,和入住酒店的境外人员保持微信联络和沟通交流。有一位来自印度的隔离人员不懂中文,也不会写中文,无法填写疫情防控个人健康档案表等资料,这些资料直接关系到他能否按计划解除隔离。
为了顺利开展工作,吴罡联系上了印度隔离人员在广州的同事,临时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在群里,由同事帮忙做翻译,帮他远程打印出来资料,用中文填写相关疫情防控资料的内容,微信发给吴罡。
最后,这位客人按集中隔离规定的时间,顺利回到了广州的公司。“解除隔离当天,他离开房间的时候,印度客人给我们医务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多次用英文和我们说谢谢,和我们挥手告别!”
今年的9月10日中秋节,吴罡是在隔离酒店度过的。“政府为医务人员和隔离人员送上了月饼、水果、鲜花。有隔离人员微信里说,‘感恩祖国母亲心系海外的游子,此时不能和家人在一起团圆过中秋节,但能够顺利回到大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还是很开心’。”
简单过完中秋节,吴罡和南城医院的队友又穿着“大白”防护服,继续到酒店各层采集核酸、指导填写和收集健康档案表格,处理客人疾病等工作,工作几个小时下来,我们每次脱下“防护服”的时候,身上的洗手衣服早已经湿透衣背……
9月25日晚上11点多,吴罡和队友接到紧急通知,凌晨开始陆续接收某车次列车的次密接人员。当夜,吴罡们通宵达旦没有休息,一直到下午才收完这批客人,可以说工作起来没日没夜。

▲吴罡(左)和同事在临时医疗点
第四次驻点临时管控区医疗站
10月2日晚上,吴罡完成任务从集中隔离酒店回到家,10月3日早上便接到新任务,进驻因疫情被管控隔离的东江之星小区临时医疗站,为封控管控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这是疫情发生以来他第四次驻点临时管控区医疗站。
“孩子被狗抓咬需要打疫苗,小区临时管控隔离出不去,怎么办啊?”10月3日,东江之星小区的高女士很是着急。
她的儿子小睿于9月26日被狗抓咬,在南城医院接种了第一次狂犬疫苗,第二次接种应在10月3日,但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小区被临时管控隔离,无法按原计划前往医院接种狂犬疫苗,便求助南城街道东江之星工作小组。
吴罡和护士李金霞得知消息后迅速对接,为了让小睿及时打上疫苗,最终一辆救护车驶入东江之星小区,护士来到小区为小睿接种了疫苗。
“我本来很担心孩子不能按期接种狂犬疫苗,会有被感染的风险,现在你们上门来了,真是太感谢了。”感动万分的高女士,在手机微信上给南城医院医务人员发来感谢信。

▲吴罡和同事上门为管控区居民换药
排除万难帮助临时管控区的市民,解决就医困难。10月3日至10月6日,临时医疗站进驻小区以来,已为东江之星小区居民48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包括剧烈牙痛、发热、咳嗽、腹痛、腹泻、头痛头晕、上门换药拆线、心理疏导等。其中,医疗站还协助一名孕妇,通过120救护车闭环管理送到南城医院隔离病房进行剖腹产,于10月6日上午顺利诞下一名女婴,母女平安。
吴罡表示,他只是东莞一线战疫医务人员的代表,“大家都时刻准备着,为抗疫全力以赴,也请市民朋友多支持,积极参加核酸检测,遵循落地检、三天两检等政策指引,一起将战疫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