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油的草地、干净整洁的石凳、焕然一新的休闲设施……在黄江镇多地,街头巷尾一个个崭新明亮的小公园十分夺目,凉亭、花圃、路灯都得到了改造。金秋时节的午后时分,市民三五成群聚在一处休憩,一派热闹景象。
金秋时节,黄江人居环境项目迎来丰收季,美丽黄江新面貌可见可感。
近年来,随着黄江镇党史公园、黄江镇科技公园建成,黄牛埔、蝴蝶地、大屏嶂等大型森林公园建设齐头并进,一批社区公园、街心公园、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相继涌现,“山水城共融共生的公园城市”逐渐成形,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园不仅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内涵,也服务于城市竞争力升级。
打通多条断头路构筑高品质交通路网
“以前这条路没打通,我们要绕一大段路,打通之后,可以少走几公里。”经常往返黄江及周边几个镇街的货车司机张师傅说。2022年5月底,黄江中心区主干道袁岗路二期道路通车,继打通环城南路的断头路后,一条困扰黄江市民13年的断头路贯通。
该路段西接袁岗路一期道路,东与环城路相交,紧挨黄江人民公园和融创公园首府,临近黄江中学以及中心幼儿园,将教育路与东环路相连。不少市民表示,路段的顺利贯通极大地便利了日常出行。
2021年年初,鸡啼岗“断头路”动工拆迁;2022年元旦当天,经过升级改造后的嘉宾路紧随其后开放通车……黄江一步一个脚印,将民之所盼一一实现。
作为东莞连接深圳的“南大门”,随着莞深融合向纵深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发成为影响黄江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但由于受山地众多等地形限制,黄江境内断头路众多,大量旧厂房、旧民房增加了征地拆迁的难度,在推进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硬骨头”要啃、许多难关要攻克。
2021年,黄江加快构筑“三纵五横”的高品质交通路网,以交通率先一体化带动协调发展。当前黄江正积极加快构建高品质城市交通体系,在黄江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推进一揽子断头路贯通工程”成为六件民生实事之一。
黄江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通断头路是加快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今年,黄江计划打通9处断头路路段,加快构建高品质城市交通体系。其中,包括袁岗路延长线、晨熙花园西侧支路等道路实施升级改造,相关工程竣工后将进一步提升黄江道路品质,畅通路网微循环,有效解决黄江交通拥堵问题。

■黄江镇科技公园
一批公园相继涌现再造城镇景观
近年来,黄江镇充分发挥“人造一半、天造一半”的生态优势,加快城市山水文化提质,围绕建设“山水城共融共生的公园城市”目标,新建蝴蝶地湿地公园、党史公园、儿童公园等一批生态人文休闲活动空间,推动黄牛埔森林公园整体提升,一批社区公园、街心公园、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相继涌现,不断提升黄江城市文化品质,再造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在黄江镇科技公园,拥有银白色外表,颇有设计感的科技馆和城市展厅已成为黄江市民散步、休闲的偏爱之地。在东莞市首个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展厅,形式多样的科技体验活动在这里接连上演,让更多市民可以近距离接触最前沿的科创技术。
除黄江镇科技公园、蝴蝶地湿地公园、党史公园等一批大型公园外,街头巷尾的小公园,也成为周边群众日常活动的重要场地。
黄江镇通过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新路径,在市民最便捷、最贴心、最易达的绿色公共空间,逐级打造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特色社区公园、街心公园、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建设遍地开花,亮点纷呈。
去年以来,黄江镇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态宜居为目标,各社区(村)充分利用街头巷尾的闲置地、“边角料”,以“四小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公园)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村民的生活品质。
无论是街头零星空地,还是卫生死角等,统统最大限度地被改造成社区公园、街心公园,不仅迅速提升了周边环境气质,也让居民实现下楼就可走进公园的愿望。
“公园城市”逐渐成形民生经济效益双凸显
“脏乱差”的荔枝园变身社区公园、闲置绿地变成街头公园;公园地面标识清晰悦目、儿童乐园升级改造;森林公园绿道环保公厕全部完成安装……通过打造精品公园,黄江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让人们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收获着田园雅趣、享受着美好生活。
截至目前,黄江已有204个“四小园”陆陆续续改造完毕,这些随处可见的“四小园”规模不大却紧贴居民生活,点缀在道路与建筑之间,不仅刷新了乡村颜值,让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也成为群众休憩、交流、娱乐的重要载体。
随着黄江湿地公园、蝴蝶地生态公园相继完成升级,环形悬索桥、景观瞭望塔等一批新景点更是迅速刷屏黄江“朋友圈”,成为网红打卡点。据统计,2022年国庆期间,黄江湿地公园吸引了近2万人次打卡,民生、经济效益双凸显。
“公园城市”逐渐成形,为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目前,全镇共有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植物园、纪念性公园、游园等50多个,构建了“出门见绿”的十分钟生态休闲圈,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当前,黄江正新规划建设体育公园、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图书馆、美术馆、儿童公园等一批高品质公共文化设施,谋划艺术节、体育节等精品活动。黄江将持续推进“人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在景中”的城市风尚,积极推进彩色林建设,建成更多口袋公园和街头小景,打造“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的城市绿化景观。加快推进将黄牛埔湿地公园、蝴蝶地湿地公园打造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相关项目介绍
黄江湿地公园项目
项目投资金额:2171.37万元,包括建设两大区域:湿地花田区,设计面积约78023平方米;滩涂公园区,设计面积约20666平方米。辅之以约750米休闲步道、滨水栈道等设施,休闲步道设置多个观景平台,供游人驻足观赏湖景。建设一条长70米、宽5.5米的特色环形悬索桥,联通湿地公园两大区域。并增设一座四层景观瞭望塔,可供游人登高俯瞰公园全区。入夜后,公园点亮彩色灯光,流光溢彩,成为黄江镇新的游玩打卡热点。
黄江镇党史公园项目
项目投资金额2754.56万元,以原田美社区公园为基础升级改造成黄江镇党史公园,项目设计面积约47992平方米,增设一条光辉历程的百米长廊,明理增信、崇德立心、力行为民等三条学习党史之路,配套设置17个红色主题展示景观点、活动天地、休憩广场等公共设施,完善园内约1.6公里慢行道路系统,打造成为一个开放式、共享式、全天候的党史学习教育阵地。
黄江镇科技公园项目
黄江镇科技公园是黄江镇首个采用社会代建模式建设的工程项目,由镇财政资金全额投资建设,投资金额超4583.5万元,该项目建成后成为全市首个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展示主题公园。
黄江镇科技公园规划总用地面积55481.7平方米,将原旧黄江医院及周边地块改造成城市展厅、配套地面停车场及荔枝公园。其中,城市展厅总建筑面积为2969.14平方米,局部2层,最大高度10.6米,最大单跨约16米;室外景观绿化面积约52620平方米。城市展厅建筑是基于“一芯三核双循环”理念进行设计,即一芯代表公共展厅,三核代表功能展厅(规划展厅、科创馆、汇报厅),双循环代表两个开放展廊。
黄江镇科技公园城市展厅设有规划展厅和科技馆,其中规划展厅通过序厅(黄江印象)、江之歌(回顾过去)、江之涌(审视当下)、江之舞(展望未来)四个板块展示黄江镇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的城市发展历程,以及黄江镇“十四五”发展目标和城市布局;科技馆通过对全镇22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3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筛选,最终精心挑选60多家企业约600多件产品进行重点展示。
传承传统文化打造特色精品村
黄江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既大力打造特色精品村,又着重在精品村建设中深化融合村居传统文化。鸡啼岗(原名鸡陵岗)黄氏先祖相传为宋末元初从河南省固始县迁徙过来,既有石鸡传说、舞狮舞麒麟,又有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鸡啼岗黄氏宗祠和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鸡啼岗黄氏家祠等历史文化资源,鸡啼岗精品村建设结合“十个一”建设标准,在保护好文物资源的同时,做好文物活化利用,融入鸡啼岗历史文化,建设一批具有本村特色的乡村景观小品,改造一批建筑风貌,升级一批基础设施,把鸡啼岗村打造成一个既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文化鲜明特征的“光阴故事 幸福宜居”特色村落。
打造红色文化建设东江纵队梅塘战斗陈列室
黄江镇在全面深化乡村振兴工作中,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有黄江特色的红色文化。以位于龙见田村的既为东江纵队领导机关(龙见田)遗址,又是市不可移动文物的敏斋公祠为依托,建设东江纵队梅塘战斗陈列室。梅塘战斗陈列室展陈内容共分为 “亮剑东江,成立武装”“广九沿线,连战皆捷”“梅塘战斗,临危反击”“东江英烈,彪炳史册”四个部分。陈列室建成后,将形成以梅塘战斗陈列室为起点的,到梅塘战斗遗址——马山的红色旅游与研学线路,形成融合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旅游的综合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东江纵队梅塘战斗陈列室正在建设中。
黄江镇儿童公园项目
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黄牛埔森林公园高速桥下景观环境,经黄江镇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实施的景观工程(儿童公园)。项目位于黄牛埔森林公园南侧入口广场及高速桥下下部空间处,建设面积约8000平方米,主要分为广场活动区、绿地休闲区和高速桥下活动区。其中广场活动区增加篮球场、健身设施,重塑周边绿化、提升台阶休憩、生态功能,打造一个多年龄段集聚休闲锻炼、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广场活动空间;绿地休闲区,改造为开阔绿地空间,实现广场、高速桥下空间联动:高速桥下活动区,通过主题空间高速桥下活动区塑造,打造一处独特的、生气蓬勃的具有高度可识别性的空间。项目投资总费用约973万元。黄江镇黄牛埔森林公园高速桥下景观工程(儿童公园)自开放以来,多样丰富的、休闲优雅的城市空间和景观环境,让人们生活在其中感到舒适、愉快、健康,并能在一定范围内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要,和谐生活的意义,成为公园南入口的又一新景点。
黄牛埔森林公园(南入口)文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项目
黄牛埔森林公园(南入口)文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2022年7月底开工,计划2022年11月份竣工。
项目主要包括美术馆建设及广场部分,美术馆为两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9.705米,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占地面积1722平方米,建筑面积2057平方米。
广场部分建设面积约4万平方米,在对原有广场部分利用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合理规划广场流线,增加广场车位及市民游客休憩区域,改造后的停车位由原来的109个增加到431个。

■蝴蝶地生态公园
田心村蝴蝶地生态公园项目
蝴蝶地生态公园以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以户外休闲游憩为主要形式,结合休闲步道、滨水栈道建设,正逐步打造为一个集休闲、运动、观光、游乐于一体的美丽田园,进一步凸显田心村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该项目设计长度约3.8km,建设内容包括绿化、碧道、公共艺术、景观设施、卫生间等。为美化蝴蝶地水库周边环境,在水库的湖心岛种植约93000㎡的格桑花,打造花团锦簇的花海生态景观。另为满足游客停车需要,公园已在水库坝下配套建设了一个可容纳100余台车辆停放的停车场。总投入2745.95万元。
打通“断头路”实事入民心——袁岗路二期道路工程
为尽早贯通袁岗路,方便群众出行,实现中心区域的快速通行,开展袁岗路二期道路工程。袁岗路二期道路工程总投资约907.14万元,项目设计西接袁岗路一期,东与环城路相交,临近幼儿园,并起到连接教育路与东环路的作用,使得路网贯通。道路设计全长约300米,红线宽度为20米,双向四车道,新建人行道,设计面积约6423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沥青混凝土道路,并相应设计修建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与电气工程(包括照明、电力、通信)。
一河两岸环境整治项目建设(龙渠段)
投资977.97万元开展龙渠河道整治工程,建设长度约0.429公里。结合黄江特色元素及沿河风貌,从生态、安全、景观和休闲等功能统筹出发,将河道堤防、城市碧道、公园绿地融合建设,设置亲水平台、休闲栈道等特色滨水景观节点,建设慢行系统、休憩设施、绿化景观等碧道配套设施,打造水清岸绿、共享健康、留住乡愁的滨水活力廊道。
打通“断头路”实事入民心——环城南路二期工程
道路全长821米,宽35-39米,双向六车道,主路面宽23米,沥青混凝土路面,由拥军二路路口起至中心幼儿园门口止。主要实施内容为路面、路缘石、污水雨水管及交通设施、电力改迁等项目。在新一届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部署和推动下,该项目于2021年1月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后恢复施工,2021年7月1日完工通车。环城南路二期项目贯通,极大地改善了黄江镇道路交通内循环,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出行条件,为拉动片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建设保障。总投资约2169.45万元。
环城路南路人行道升级改造工程
为完善环城路鸡啼岗路交通设施,提高过往行人安全,拟实施环城路鸡啼岗路段人行道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087.91万元,升级改造范围北接黄江大道,南接东环二路,中间与拥军二路相交,路线全长约1233m,其中新建段约766m,修葺段约467m,人行道面积约7840㎡。设计范围创业路至鸡啼岗路为新建人行道,鸡啼岗至黄江大道路段人行道为修葺破损部分,并完善绿化与行道树,全路段增加照明、雨污水管、电力、通信及绿化。
黄牛埔森林公园北入口停车场建设项目
为进一步完善公园配套设施,方便群众出行,解决出游停车难的问题,拟在黄牛埔森林公园北入口建设停车场并美化北入口周边环境。黄牛埔森林公园北入口停车场项目景观设计总面积约96,368㎡,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小车停车场、篮球场、休闲生态鱼塘区、林下休闲场地,对水库堤坝观景区进行景观提升等。预计投入2859.8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