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文化强市•文化代表谈东莞变化丨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志良:拓宽人才培育平台 强化城市传播影响力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现代人赖以生存的家园。作为“决定性瞬间”的摄影艺术,在见证城市发展,定格时代记忆,为后人留下历史的底片,延续城市文脉等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0多年来,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志良透过镜头不断地观察、思考和捕捉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和变迁,推出了《国之重器》《东莞制造》《中国智能制造》等专题,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认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需要在政府的引领和扶持下,打造系列文化品牌,拓宽人才培育平台;需要资助支持一批立足本土的重大题材项目,鼓励文艺工作者用精品力作扩大东莞城市的传播影响力;需要打造“城市记忆”一类的文化工程,记录东莞城市产业变迁,延续城市文脉,滋养城市文艺事业发展。

■李志良在摄影作品展上

■文化代表简介

  李志良,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摄协策展委员会主任、东莞市文联副主席、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主编国内第一本镇域摄影志《长安摄影志》及《梁惠湘影像志》《杨子江影像志》等个人摄影志,参与策划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全国摄影大展,策划中国长安摄影周、东莞制造摄影工作坊等。2019年入选“艺起来——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2022年获评“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

打造“城市记忆”工程,记录城市产业变迁

李志良对东莞制造影像艺术创作、传播和影像档案研究等情有独钟,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去打造这个“城市记忆”工程,用以见证、记录城市产业变迁。“‘东莞制造’是中国制造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品牌,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发展史上,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的中国故事,以及熠熠生辉的改革精神。”李志良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他有责任和义务为这座城市留下历史底片,打造属于这座城市的历史影像档案。

尤其2016年担任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后,李志良进一步明确了“拍摄‘东莞制造’,传播本土特色”的目标,以“聚焦本土,传播东莞”为创作主题,鼓舞自己砥砺前行。数年如一日,他走访了东莞大大小小的工厂车间、高新技术企业,透过镜头不断地观察、思考和捕捉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和变迁,创作了诸多富有影响力的代表力作,也为东莞和自己赢得了诸多荣誉。

“东莞是一座有历史底蕴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缩影’式现代都市,滋养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李志良表示,他所做的其实就是在延续东莞城市文脉,为城市留下永恒记忆。他建议东莞推出“城市记忆”项目,打造来自各艺术领域的“城市记忆”,以艺术方式记录城市之变,延续城市文脉传承,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贡献艺术力量。

强化平台与品牌建设,为文化强市育人才

李志良的“出圈”,是文化人才“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的东莞篇章”的成功典范,更是东莞重视人才成长的生动缩影。他从小就对摄影充满向往,但直到1999年正式参与了长安摄影协会的工作,李志良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尼康F90X相机,开启了自己的摄影人生。数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用精品力作走入摄坛,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好的平台,也离不开丰富的品牌活动。”李志良说,在他积极努力下,中国摄影家协会2007年将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落户长安镇,并连续举办六届十二年。同时依托全国摄影大咖来莞的有利条件,适时推出中国长安摄影周,以风景为特色进行品牌打造,至今已连续举办了8届。这一系列的举措,为东莞培育和推出了众多享誉全国的摄影人才。

当选市摄协主席后,李志良更是将壮大协会队伍、力推优秀作品和摄影名家作为重点工作,“要为东莞摄影人广拓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进步机会和条件”。一方面大力打造中国东莞长安摄影周、大美东江摄影大赛、街拍东莞、发现东莞制造之美等重点文化品牌,进一步树立东莞城市形象。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筹办摄影活动和赛事,物色艺术专业的“90后”,通过团队创新来保持东莞摄影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东莞文化强市建设的核心在人才。”李志良表示,东莞要建设好文化强市,需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摄影人才队伍。

鼓励系统化创作,扩大作品传播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李志良认为,东莞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有责任、有义务、有条件推动东莞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对外讲好东莞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应该强化文化赋能城市发展,以大主题、强作品扩大传播影响力,扩大东莞的国际‘朋友圈’。”

在李志良为自己制定的工作时间表里,最重要的工作是契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因此2016-2025年是专门开展“东莞制造”影像艺术实践和创作的时间段。第一个五年内,他完成了“东莞制造”40年产业蝶变的摄影创作和挖掘;第二个五年间,他将尝试以影像解读“东莞制造”对中国人产生的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李志良表示,接下来,他本人和全市摄影人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东莞摄影家,强化系统化命题创作意识和重大题材意识,久久为功,积极创作一批反映新时代新东莞的时代之变、产业之进、人民之呼的精品力作,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