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大朗镇毛织行业年会在毛织贸易中心举行,总结2022年毛织行业发展情况,并深度谋划未来发展方向。该年会以“坚定信心再出发 强力谋划领时尚”为主题,提振毛织行业信心、鼓舞企业士气,展望未来美好蓝图。据了解,去年“大朗毛织”区域品牌不断强化,成功申报“东莞市区域品牌示范区建设项目”,部分龙头企业产值增长40%以上。

一批毛织项目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当天下午,参会领导嘉宾共同观看了大朗毛织宣传片和大朗毛织抗击疫情短片,并向各协会会长、各协会增补副会长和副秘书长、抗击疫情中有突出贡献的社会团体进行授牌。
在活动中,大朗镇毛纺织行业管理委员会与大朗毛织产业智慧生产项目、丽都针织服饰产业园项目、毛织纱线研发检测大楼项目、中国毛织第一村毛衣交易市场项目、巷头毛织创意产业园项目等一批毛织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大朗毛织人克服疫情影响和市场需求下降影响,推动大朗毛织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在:“大朗毛织”区域品牌不断强化,成功申报“东莞市区域品牌示范区建设项目”,为全市两个区域品牌示范区之一;成功举办首届大湾区(东莞)服装服饰云上博览会、大朗毛衣节,抱团参加“中国—亚欧博览会”等行业活动;推出大朗毛织达人宣传计划和巡礼宣传活动,不断发出大朗毛织的行业声音。
该镇大力推动毛织产业外销转内销,生产转商贸成果显现,整个产业内、外销占比从3:7变成1:1,初步构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外双循环的产业格局。该镇毛织龙头企业去年也有稳定增长,升丽、承杰、锦麟、同发等龙头企业产值增长40%以上。其中,升丽累计产值超过3亿元,承杰累计产值超过2亿元。同时,新宏丰公司新投资4000万元,打造珠三角一体成型电脑横机规模应用企业,并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我看好毛织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随着消费的回暖,就更加有信心,所以追加投资更新了一批设备,这些设备还享受到省市的政策的优惠补贴。”新宏丰公司董事长李健明表示,这些先进的设备,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质量,也能降低成本,将推动该企业做大做强。
去年以来,大朗不断完善毛织产业平台,大朗毛织产业学院正式运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首批21名设计专业学生正式到大朗学习实习;大朗毛织与惠州学院、四川美院等高校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入。大朗毛织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营,将进一步推动大朗毛织在原创设计、创新营销等多元业态升级。

计划实施“六大行动”打造产业集群核心区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推进大朗镇世界级毛织产业集群先行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落地,大朗毛织管委会初步拟定了产业规划的行动纲领,计划实施“六大行动”,引领大朗毛织华丽转身,高标准打造东莞乃至全省全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核心区。

所谓“六大行动”,即实施“全球市场”拓展行动,发展平台型跨境电商品牌;实施“数字赋能”升级行动,优化产业的资源配置;实施“新锐人才”培养行动,推动优质企业与名设计师开展业务合作;实施“大朗优选”品牌行动,助优选企业开拓市场,提升毛织区域品牌;实施“行业活动”发声行动,扩大产业集群的宣传广度和深度;实施“服务平台”提升行动,帮助企业借势发展。

大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邓柏松表示,大朗毛织管委会、五大行业协会和企业家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为,紧抓发展新风口再出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深度谋划大朗毛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做大做强“大朗毛织”区域品牌。镇党委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大朗毛织行业发展,及时出台和完善系列扶持政策,计划由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领企业组团参加国内外纺织展会,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充分链接行业资源、时尚资源和媒体资源,竭尽所能提供更优质的产业发展服务,让大朗成为悉心培育毛织行业企业发展壮大的良田沃土。
邓柏松表示,希望毛织企业家大胆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大胆创新工作思维模式,不断推动毛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迈进,实现大朗毛织产业“老树发新枝”。五大行业协会积极发挥好联络交流、维权建言、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产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全面提升行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毛织管委会强化行业发展保障,以“大朗优选”品牌行动、“新锐人才”培养行动等“六大行动”为抓手,引导好、服务好、管理好毛织企业发展,努力将“大朗毛织”打造成为时尚与品质兼具的全国性产业品牌,为大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