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这种疾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种疾病引起的因素有多种,如遗传、自身免疫、年龄增长、营养过剩、生活方式等。
不同的因素所造成的糖尿病程度都是不同的。一旦患上该病,患者就会出现口渴、体重下降、多尿、多食等症状。
除了这些症状外,患者还会出现多种口腔问题,下面来了解一下吧。

1、牙龈炎跟牙周炎
患该病者,血糖持续的升高,会增加牙周感染的风险。牙周感染时,患者会出现牙周炎跟牙龈炎,然后表现出牙龈充血、出血或者是牙周脓肿、牙齿松动等症状。另外,患者口腔臭味也会加重。
2、牙结石沉积
患该病,若是血糖控制不好,就会使得大量牙结石堆积。而牙结石会刺激牙周的组织,从而诱发牙周炎,使得牙周部位肿胀,牙齿松动。

3、牙齿松动
患该病者,若是不控制好血糖,使得血糖持续升高,牙齿边缘就容易形成肉芽肿,导致牙周袋,最终使得牙齿发生松动,严重的牙齿甚至会脱落。
4、龋齿
患该病者,唾液的分泌量会有所减少,唾液对牙齿有一定的清洁能力。因此,唾液减少的时候,牙齿清洁度也会下降,使得口腔中滋生过多的细菌,增加患龋齿的风险。

5、牙槽骨吸收
一般患该病者,血糖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特别容易患上牙周炎,反复出现的牙周炎会使得牙周骨质流失的速度加快,从而引发牙槽骨吸收,降低牙齿周围上下等处颌骨的骨密度。另外,部分的牙齿跟牙龈也会萎缩,牙根会暴露。
6、口腔黏膜病变
患该病者,唾液量会减少,口腔黏膜会变得很干燥。当血糖得不到控制时,口腔黏膜的抵抗力也会下降,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然后使得口腔黏膜病变的风险上升。另外,患者舌部跟颊部等处会有乳白色的伪膜出现。

为了预防上述口腔问题的出现,患该病者除了通过胰岛素、降糖药物来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外,平时还要做好以下的护理:
1、正确刷牙
刷牙能预防该病带来的口腔疾病,特别是龋齿跟牙周炎。患者在选择牙刷的时候,应该选择软毛,刷头较小的。
刷牙的时候,尽量上下刷动,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去除牙龈附近跟牙龈沟中的菌斑,避免牙龈萎缩跟牙颈部缺损的情况出现。

2、充分咀嚼食物
患该病者,应该充分咀嚼食物。对食物充分咀嚼可以增强口腔自洁能力,按摩牙床,维持牙组织的健康,然后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
另外,患者在饭后也要及时漱口,将口腔中的食物残渣清除,保证口腔干净。

从上可知,糖尿病患者若是不控制好血糖,就会引起牙齿松动、牙周炎、牙龈炎、牙结石、龋齿、牙槽骨吸收、口腔黏膜病变等口腔问题。
因此,为了预防或者是避免这些口腔问题,患者平时需控制好自身的血糖,同时需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经常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