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东莞着力形成“一主两副六片区”的城镇体系。其中,中心城区为主城区,松山湖、滨海湾为两个副中心。为了贯通“三心”内部交通,大岭山代表团建议,修建大岭山大道南延线隧道,以下穿隧道的形式穿过大岭山森林公园,南出口规划与莞佛高速平行的快速路,与太安路相交,南接福海路直达滨海湾新区。
大岭山镇有关负责人表示,道路联通后将有三大利好,将推动“一主两副”内部联通,支撑“三心”发展。
调研:
“三心”内部交通未能互联互通
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东莞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意见》中,滨海湾新区被多次“点名”、委以重任,《意见》明确指出支持东莞加快中心城区、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都市核心区建设,打造高品质现代都市新空间。
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报告指出,要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参与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提升滨海湾新区平台能级,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探索共建深圳大空港—东莞滨海湾新区经济组团。
我市还提出,要全力打造滨海湾新区等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滨海湾新区平台能级,深度参与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打造交椅湾“四基地两集聚区”优质产业空间。
目前,东莞正努力形成“一主两副六片区”的城镇体系,其中,东莞中心城区主中心和松山湖、滨海湾两个副中心(简称“三心”),是东莞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心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而大岭山镇地处东莞中南部,东临松山湖,南接深圳光明新区,西向滨海湾,北连东莞市区,是连通东莞中心城区主中心和松山湖、滨海湾两个副中心的重要节点。
大岭山镇代表团表示,纵观“三心”外部,中心城区与滨海湾新区有“环莞快速—滨海大道”连接,滨海湾新区与松山湖科学城有“新城路—莞长路”连接,松山湖科学城与中心城区有“八一路—松山湖大道”连接,“三心”的外部交通已基本形成三角联通,但是耗时基本都要1个小时。
而在“三心”内部,目前虽然有“莞长路—松山湖二通道”连接东莞中心城区与松山湖,但由于大岭山森林公园地处“三心”中心,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导致“三心”内部交通未能互联互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三心”区域内镇街的融合发展,也未能充分发挥区域内镇街对“三心”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建议:
修建大岭山大道南延线隧道
“我们常说‘路通财通’,面对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认为,要通过道路联通实现区域性的‘人才+生活+产业+N’一体化配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岭山代表团表示。
为进一步贯通“三心”内部交通,推动“三心”内镇街联动发展,大岭山代表团建议:修建大岭山大道南延线隧道(初步估算全长约4公里)。
“初步计划是从大岭山大道南段(大岭山森林公园为起点),规划建设南延线,以下穿隧道的形式穿过大岭山森林公园,减少对山体和风貌的影响,南出口规划与莞佛高速平行的快速路,与太安路相交,南接福海路直达滨海湾新区。”大岭山代表团表示。

▲大岭山大道南延线隧道方案示意图
道路联通后将有三大利好:一是节省出行时间,缓解拥堵压力。大岭山大道南延线隧道建成后,从“三心”东北方向的地区,特别是森林公园以东到滨海湾新区,可以节省近20分钟时间,同时可以大大缓解莞长路的交通压力。
二是形成区域配套,实现互补发展。大岭山大道、建设路延长线是大岭山的黄金二轴,大岭山将沿着整条大道打造一个新的中心区域,科学布局一批高端商住区、产业集群区。道路联通后,将推动形成“中心城区高品质生活娱乐、CBD”+“大岭山、长安产业配套、生态文旅、品质商住”+“滨海湾高端产业、科创人才、展览展示”的区域性生活、产业、文旅、人才、展会一体化配套,有利于中心城区、大岭山、长安、滨海湾实现互补发展、共同发展。
三是推动内部联通,支撑“三心”发展。隧道贯通后,建设路延长线—大岭山大道(含南延线隧道)将连接松山湖科学城、湾区大学和滨海湾,打通一条“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现实道路。此外,莞长路、松湖二通道、大岭山大道(含南延线隧道)将在“三心”内部,共同形成Y字形道路交通格局,从内部联通“三心”,推动三角区域内的长安、大岭山、大朗、寮步、南城、东城等镇街发挥所长,在产业配套、城市生活、人才供给、特色文化等方面支撑东莞“三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