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我市首届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中,以下备选案例,您是否满意?请为您心目中的美丽河湖投上一票。
01
麻涌镇华阳湖
华阳湖地处珠江口东岸的水乡片区,曾是岭南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片区以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换取了经济增长,却也付出了严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废水直排偷排漏排,水体发黑发臭。2013年以来,树立“治污促转型、拆旧求发展”的总体思路,探索形成“治水、兴产、惠民”相融合的“华阳湖模式”。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属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周边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为南方河网区建设美丽河湖,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和范式。

02
中堂镇北海仔河
北海仔河位于东莞市水乡片区的中堂镇,其干流长约10.5公里,流域面积25.5平方公里。上世纪80-90年代,在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河涌,废弃物无序填埋,导致北海仔河河床变浅、水流不畅、淤泥沉积,部分河段河水发黑发臭。近年来,北海仔流域积极运用EPC+O的总承包方式,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保质保量地呈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景象。

03
万江街道“三江六岸”
滨水岸线示范段
“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是东江南支流东莞水道流域,西至东莞水道特大桥、东至万江大桥,岸线全长11.8公里,由龙湾湿地乐跑公园品质提升工程、“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项目一期工程(龙湾段)、“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项目二期工程(核心段)三部分组成。通过三线(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贯通、三个活力节点设计、主题公园、慢行坡道、人行桥建设及景观绿化、灯光亮化等建设,将“三江六岸”打造成为承载东莞复兴历史文化,彰显水岸生活的历史文化休闲区,真正贯彻落实了“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理念。

04
道滘镇掌洲河
掌洲河位于东莞市道滘镇,为东江南支流一级支流,河长约2公里。整治前,掌洲河两岸违章建筑遍布、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周边居民只能掩鼻而过,叫苦不迭。通过实施强力清拆违建、全面控源截污、河岸整治、水生态修复、绿化景观提升等工程,掌洲河水质已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一河两岸”生态面貌与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05
长安镇茅洲河
茅洲河是深圳市与东莞市的界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企业、人口爆发式增长,导致茅洲河受到严重污染,氨氮、总磷等指标超过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的十几倍,被媒体称作“珠三角污染最重的河”。近年来,长安镇举全镇之力坚决打赢治水攻坚战,通过落实“四大一高”措施,以大兵团作战推进流域整治项目落地,如今的茅洲河已然成了市民游览打卡的“生态河”。

06
松山湖松木山水库
松木山水库位于寒溪河流域上游,松山湖产业园内。水库汇水面积54.2平方公里,涉及大岭山、大朗和松山湖三个镇街(园区)。松木山水库美丽河湖建设以“流域统筹、区域协同,系统综合、突出特色,重点攻坚、建管并重”为思路,开展了库尾截排、河道整治、沁园路雨水口综合治理及环湖碧道提升等4项工程。目前,水库中心区域水质基本稳定在地表水Ⅳ类,水生态显著恢复,沿岸绿道及自然景观构建良好。

07
东城街道黄沙河
黄沙河(东城段)发源同沙水库排洪渠,流经同沙社区、温塘社区、同屋社区,全长约7.8公里,分为同沙段2.8公里、温周段5公里,上游接同沙水库排洪渠和光明排渠,下游接寒溪河。目前已通过截污、清淤、补水、堤岸整治、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建设等措施进行整治,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

08
企石镇东清湖
东清湖位于企石镇蜈蚣山南面,是东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湿地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对保障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平衡,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完善东江水系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有重要作用。整治前周边村落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排入河涌,导致部分区域水体发黑、发臭,水流不畅、淤泥沉积。近年来,企石镇系统开展东清湖湿地公园环湖截污整治工程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如今东清湖水库水质已稳定达到V类及以上,显著改善了流域生态与人居环境。

09
谢岗镇山水公园
随着工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谢岗镇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河涌,河涌淤泥沉积、自净能力严重受损,鱼草消亡,水质大幅下降,部分河段河水变黑变臭。近年来,谢岗镇山水公园示范片区,坚持以“一盘棋”思维谋划,以山水城市融合发展为核心,高效结合海绵城市、碧道建设和公园打造3大实施项目,如今,“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景象逐步显现。

10
清溪镇清溪水
清溪水是石马河一级支流,东江水源的二级支流,发源于东莞市清溪镇与谢岗镇交界的长山南麓。清溪水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又称清溪上河图综合治理工程)是贯彻清溪镇“全国最美小镇”建设理念的一项重大工程,是清溪镇提升环境层次,创造幸福清溪,造福千秋后代的民心工程。清溪水整治后,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水质明显好转,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明显,已基本达到V类水要求。

11
塘厦镇利是陂水
利是陂水干流全长5.85公里,流域面积15.57平方公里,共有4条支流,其中明渠支流4.7公里,暗渠支流5.5公里,涉及平山、清湖头、石鼓和凤凰岗4个社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工厂污水肆意排放、居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导致利是陂水发黑发臭。经过三年系统整治,目前利是陂水水质已达到地表水V类及以上标准,沿岸碧道建设及景观工程的实施,显著改善了流域生态与人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