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强链!南城首批软信集聚园区“热”启动

日前,南城街道公布首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园区”。东莞市天安数码城、南信产业国际、联科国际信息产业园等3个园区,因“符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方向”获得认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软信产业是信息技术之魂、经济转型之擎、数字化战略转型之基。三大园区如何发挥软信产业的聚合辐射效应,为南城数字化转型赋能,助力南城高质量发展?小编带你走进园区,一探究竟。

东莞市天安数码城:

创新要素集聚赋能高质量发展

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软件规上企业,30家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400家软信企业集聚在东莞市天安数码城!

去年,东莞市天安数码城软信规上企业总产值超27亿元。除了营收成绩很抢眼之外,园区还有一个喜人的成果,那就是随着软信企业集聚,大量人才随之而来,创新要素持续集聚。

东莞市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营销创新部总监刘春娟表示,2022年天安数码城新入驻及新注册53家软信企业,吸引了一批来自各大高校的优质人才,园区软信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园区的产业兴旺,实现赋能园区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2022年,为加快集聚高层次专业化数字人才,东莞市天安数码城不断探索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供需对接机制建立,完善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打造数字产业人才共创中心,以平台的力量链接政府、社会、企业的多方作用,形成数字化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聚集。园区与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共同签订了 “明日之星计划”校企合作协议,并聘请一批在机器视觉、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行业资深专家作为企业导师,落实“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教学机制,进一步提升数字化人才队伍培养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支持软信产业的发展,南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补贴方案。南城对入驻试点园区的软信企业给予15元/㎡/月租金补贴,对市级租金补贴按照1:0.5配套,并对规上软件企业,给予首次纳统、营收增量等奖励。此外,南城还对软信产业给予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和补贴,让更多软信企业在南城开花结果。据统计,仅天安数码城园区内的软件企业,在2022年便获得南城315.84万元政策补贴资金。

“获得‘集聚园区’认定后,我们有信心继续引进一批优质软信企业和相关供应链、产业链企业。”刘春娟说。

南信产业国际:

软信产业成园区发展新引擎

南信产业国际位于南城总部基地片区,是一个定位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的综合性科技园区。

东莞市南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暨炜东表示,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240多家,其中软信企业50多家,包括了盘古信息、数夫软件、猎声电子等一批优质数字产业企业,形成了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数字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园区产值达到了22亿元,园区软信企业及其相关配套的数字产业企业产值贡献约18亿元。

“软信服务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软信产业集聚带来的是1+1>2的效果。”暨炜东表示,软信企业“抱团”发展将发挥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产业间协同合作效应,有效降低创新和交易成本,优化配置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在推动包含软信产业在内的数字产业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同时,有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暨炜东信心满满地说,获得南城街道的“软信集聚园区”认定后,园区必将吸引更多软信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驻,同时园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将产生更大的聚合辐射效应。

联科国际信息产业园:

强链补链打造一批核心平台

走进水濂山下的联科国际信息产业园,小编看到项目二期已接近尾声,不少企业已将总部或研发实验室迁入南城,其中包括莞慧充、中冶地理信息、超便利等软信企业。

联科国际信息产业园执行副总经理汤乐衡表示,园区一期企业入驻率超九成,二期项目已进入交付使用阶段,可提供优质独栋办公研发场地。据了解,目前联科园区已成功引育软信企业 41 家,今年计划通过“资源联动+头部带动+运营赋能”等举措,依托二期项目进一步加大对软信企业的招商力度。

“园区既有和世界500强合作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有刚刚起步的中小软信企业,我们为所有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让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更好地交流发展经验,共享发展资源。”汤乐衡如是说。

汤乐衡表示,软信企业的集聚将促进园区数字经济产业“补链”和“强链”,还能强化南城科创数字经济产业带的联动发展,推动与先进制造业的高度融合。下来,园区将继续拓展服务边界,提升服务品质,完善配套措施,联动产业资源打造“数智生态创新中心”,建设大数据交易平台、莞澳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泛家居数字化赋能中心,推动优质数字经济项目持续落地,赋能南城高质量发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