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谈癌色变”,不如科学防癌!

每年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

“肿瘤”和“癌症”都是常见的医学名词,一般来说,肿瘤的良恶性主要根据分化程度来区分。所谓分化程度,就是肿瘤细胞跟正常细胞接近的程度,接近程度越高,就是肿瘤的分化程度高,良性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而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的可能性越大,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癌症。

东莞疾控介绍,2021年东莞市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东莞市高发癌有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甲状腺癌。其中男性高发癌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前列腺癌。女性高发癌为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脑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容易诱发癌症的常见危险因素

1.体型肥胖,缺乏运动。超重和肥胖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

2.长期吸烟,过度饮酒。吸烟是诱发肺癌的最主要的因素,酗酒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诱因。

3.不良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等均与饮食习惯、饮食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4.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昼夜颠倒,可致内分泌紊乱,使癌症有可乘之机。

5.细菌和病毒感染。胃癌、肝癌、宫颈癌等的与特定微生物感染密切相关。

6.心理因素。性情内向、心胸狭隘、精神抑郁的人相比性格开朗、心胸开阔、坦荡豁达的人更易得癌症。

7.环境因素。长期处于严重污染的大气和局部环境、家庭装修材料散发的有害物质以及油烟污染中,可诱发癌症。

8.遗传因素。包括乳腺癌、食管癌在内的大部分癌症均具有遗传易患性。

东莞疾控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癌症的预防措施

1.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某些肿瘤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证实,肥胖是食管癌、结肠癌和直肠癌、乳腺癌(绝经后妇女)、肾癌、子宫内膜癌、胃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及脑膜瘤癌的危险因素。

2.适量运动。免疫细胞活力会随着活动量的减少而降低。最新研究发现,快步走或骑自行车等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罹患食管癌、肝癌、肺癌等13种癌症的风险。坚持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是锻炼的基本标准,且要注意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结合。

3.合理膳食。蔬菜水果含有很多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带走有害物质。经常不吃蔬菜水果,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研究显示,吃红肉多的人,患肺癌风险增加16%,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22%,红肉摄入量应控制在每人每天50~75克。

4.戒烟。在烟草烟雾中约有4000多种化学品,其中至少有250种已知有害物质,有50多种已知可致癌物质。吸烟是肺癌等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尽量做到不吸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

5.限酒。饮酒可增加人们罹患200多种疾病的危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经将酒精列为1级致癌物。过量饮酒,与口腔癌、食管癌、喉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胆囊癌、胰腺癌等存在强相关性。

东莞疾控提醒:癌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而且足以破坏一个幸福的家庭。因此,做好预防才是关键。为了自身和家庭的幸福,赶紧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