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信心添干劲!六人同台宣讲高质量发展“东城故事”

“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让医疗更有温度”“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坚持真抓实干”……近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主题宣讲东城街道专场活动举行。六位来自政府部门和潮玩产业、社卫服务、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秀宣讲员,将奋斗历程、真挚心得化作生动的故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发展新理念送到基层干部群众身边。

省委宣传部讲师团有关同志,东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国锋,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林宏等领导,街道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社区党组织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东城街道莞邑百姓宣讲团成员,以及东城企业代表等250人参加活动。

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1月28日,新春上班第一天,广东全省吹响高质量发展的新号角。两天之后,东莞市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努力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东莞担当。

“各镇街陆续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东莞东城坚持真抓实干,用行动答卷、用结果说话。”东莞开放大学政法教研室专任教师肖三秀表示,“未来的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

对此,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党支部书记吴沛洪深有感触。“2016年,生益电子大胆开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面对印制电路板生产的60多种工艺流程,500多台不同产地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上百份的SOP控制文件,生益电子需要一一探索解决。”在一次次“碰壁”后,生益电子以核心技术驱动突破,成功改造升级了第一条数字化产线,接下来,东城一厂、东城二厂、吉安一厂多点开花,也顺利建成了各有特色的数字化、自动化工厂,一个集各工厂经验和技术精华的数字化智能工厂模型逐渐形成。如今,生益电子营收在2021年全球百强印制电路板行业位列第39位,同时也是全球主要设备制造商的供应商,近10年公司营收从11亿元跃升至36亿元。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数字经济,离不开创新。2015年,广东兴华公司就提出“大数据”思维,2017年实现了“运气到家”系统升级,系统数据库采用云储存的方式将几十万的客户资料保存在云端,员工可通过网页或手机APP登录使用。东莞东城街道莞邑百姓宣讲团成员李婉弟分享了广东兴华燃气集团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故事。“一直以来,兴华燃气集团非常重视数字化升级,借助物联、互联等新科技向广大客户提供更专业、安全和极具性价比的清洁能源服务,在高质量发展之路稳中求进。如今,拥有国家专利认证的内置智能芯片的兴华苹果绿智能瓶、液化石油气自动灌装转盘生产线已经全面推广使用,智能芯片有溯源功能,钢瓶的出厂日期、使用年限、充气时间都有记录,消费者用手机扫一扫就一目了然。”

创意“潮玩”引领时尚

有年轻人的城市才有活力,留得住年轻人的城市才有未来。从制造产业到城市环境,东莞东城也走出了一条与时代同频的“潮路”。

在东莞来自五湖四海的资深潮玩玩家中,晴光集团董事长蔡骥尤为在意“国潮出海”的梦想。该公司创造的IP“巴风特小羊”进入toptoy、西西弗书店等知名潮玩渠道在全国的数千家门店,成为备受追捧的“治愈系”明星。2022年公司顶住疫情压力参加了东南亚的展会,样品被一抢而空,今年公司将远赴德美日等国,让“中国风”借着潮玩东风,吹向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随着东莞跻身全国特大城市行列,与经济高速发展相匹配的高质量城市品质亟须完善。

“高质量发展不等于经济的高质量,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经济的高质量是相对过去主要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而言的,强调依靠创新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东莞开放大学政法教研室专任教师肖三秀表示,“质的内涵丰富,我们要从多维度、多视角去衡量。从要素投入来看,就是要实现资本、劳动、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人才、科技、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效率也要提升。从分配看,就是要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各主体之间的分配公平合理。”

暖企惠民助力高质量发展

东莞东城出台了什么暖企惠企政策?东莞东城街道经济发展局局长何煜熙介绍,东莞东城通过2年3亿元首批38项举措补短板强弱项,持续释放新动能、彰显新作为。在东莞市“支持创新能力建设”“企业研发投入奖补”“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支持‘双创’平台建设”等众多举措的加持下,东莞东城在“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这一领域出台新政策,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东莞东城街道创办企业并实现成果转化的,按照其年度营业收入的2%给予奖补,每家企业累计奖补总额最高为100万元。

截至去年底,东莞东城街道拥有各类市场主体超11万户,规模居全市第三,其中规上企业13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1家、高新企业538家,有上市企业9家(2022年新增3家)、上市后备企业13家。

在社区卫生服务领域,东莞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鹏分享了“社区医生‘看人’,让医疗更有温度”的故事。他说,无论是首诊在社区、还是医疗重心下移、医疗资源再分配,到了老百姓那里,都可归结为一个简单的问题,即让他们重新找回过去信得过的医生,社区医生既是医生,更是朋友,不仅“看病”,而且“看人”。2017年,李鹏和同事们开展免费的“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活动,服务群众有近9万人次。通过一次次类似“免费天灸”的服务方式,把医疗和公卫服务进行融合,让群众认识社卫、接受社卫、相信社卫。东莞东城社卫门诊诊疗人次从2017年的55.9万人次/年上升到2019年疫情前的104.98万人次/年,三年翻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