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许许多多的白衣天使一样,在医院特有的气味中,走过了清纯的少女时代;在亲人的期待和焦怨声中,把自己奉献给了一个个急需救治的病人。
到今年8月,她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将满30年,她用最美的青春年华践行南丁格尔的誓约:“余谨于上帝及公众前宣誓,愿吾一生纯洁忠诚服务,勿为有损无益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当尽予力以增高吾职业之程度,凡服务时所知所闻之个人私事及一切家务均当谨守秘密,予将以忠诚勉助医生行事,并专心致志以注意授予护理者之幸福”。
她就是东莞市望牛墩医院手术室护长梁凤庄,三十年如一日,默默贡献,无怨无悔,用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语言、娴熟的护理技术、纯洁善良的医者之心为患者排忧解难,送去炽热的爱心,阐释和传递着一代又一代的护理精神和庄严、神圣的白衣天使形象。
无影灯下的绿色天使
1993年8月梁凤庄从东莞卫校毕业,光荣地成为东莞市望牛墩医院一名手术室护士。只是,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待就是30年。第二年,梁凤庄被选派到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手术室专科护理,每当回忆起这段时间,她总说“这6个月专科培训实践,让我开阔了视野,护理技能和知识得到迅速的提升,无论从技术和精神层面,对后来坚定执着地热爱护理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是紧张、繁忙,长期站立,高度集中,工作时间长而不规律,并有随时进行的急诊手术和危重病人抢救,以及不断开展的大型、复杂的高难度手术等。但正由于工作特殊性,使自己得到更好的锻炼,培养成具有吃苦耐劳,良好的耐力和适应力,对突发意外情况,能沉着稳定、从容地处理。”梁凤庄为自己能加入任务繁重的手术团队感到无比自豪。
梁凤庄介绍,手术室一直都是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班后院外值班,随叫随到, 接到呼叫后15分钟内到位,所以无论 90 年代使用的 B8 机还是今天的智能手机,基本上都是机不离身,绝不允许出现无电或关机的情况,吃饭或洗澡都会放在伸手可及、可听的位置,生怕错过那一瞬间的急 call。“经历过无数次冒着狂风暴雨,在寒冷刺骨的深夜,骑车穿梭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确实有过害怕、恐惧和退缩,但工作的使命和责任感战胜了心魔,必须勇往直前,准时到达手术室迎接急需救治的患者。”梁凤庄说。
几天前的凌晨02:30分,梁凤庄的手机响起急促的铃声,拿起手机,传来手术值班医生的紧张呼唤:“喂,阿庄,今天是您值班吗?02:50 分有一台外科急诊脾切除手术。”类似这样的情景,在梁凤庄的护理生涯中数不胜数,一接到电话,她马上以雷霆风暴般速度骑车赶回医院,配合完成手术任务。然而,她已对这种长期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已经习以为常。
凭借高尚的医德、优质的服务和勇于吃苦、忘我工作的精神,梁凤庄赢得了同行的敬重和患者的信赖。2010年,梁凤庄挑起手术室的重担,担任手术室护长。她说:“这是领导和同事对我的信任,我必须更加尽职尽责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及时掌握新技术。”于是,梁凤庄带领团队完成一项又一项复杂的高难度手术,如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等,深得领导的赞赏和同事的信任。同时,她配合护理办积极开展护理继续教育培训,并担任护理培训与科研小组组长,每年承担一定数量护理、感控教学任务,是医院护理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坚持学习研究新成果,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专业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和市科技局科研立项。
出色完成健康疫站驻点防疫任务
新冠疫情发生后,梁凤庄坚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从大规模核酸采样检测,到出征去市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隔离点(东莞国际健康疫站)驻点防疫工作,再被委派到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隔离病区工作,接到命令,立即到位。她始终坚持“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全力以赴、迎难而上”的信念,牢固树立团队精神,奋战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2022年3月1日望牛墩医院接到上级部门紧急通知,选派由8人组成的望牛墩医护团队到东莞市国际健康疫站参与市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隔离点驻点防疫工作,梁凤庄被任命为团队队长。新建的团队,需相互磨合和帮助,作为队长,梁凤庄身先士卒,从专用转运车指导隔离人员下车,到登记个人信息,再到护送至酒店房间进行卫生防控知识宣教,每一个细节都亲自把关,严格落实。

令梁凤庄印象深刻的是,刚进驻不久,就收治了一位70岁的老人。接到指令后,梁凤庄就毫不犹豫地穿上防护服进入患者酒店房间。6小时复查结果确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梁凤庄又立即做好医护人员的工作分工,按阳性病例处置流程安排患者转运、环境终末消毒等,等待市专班派车辆转送患者到第九人民医院入院治疗。同时,重点指导团队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护,落实手卫生和环境消杀,协调监督好保洁、保安和消杀工作,打电话到酒店房间提醒客人不能串门、私自出门。给隔离人员穿好2级防护,行李用黄色胶带打包,通知消杀员消杀路线和终末消毒,还有告知同楼层其他客人2个小时内不要打开门拿东西。因为担心消杀员工作有疏漏,梁凤庄全程监督和阳性病例房间的消杀过程,如何进行地面、台面、物表的消毒,注意每个防控细节,严格要求,杜绝交叉感染发生。
从2022年3月4日到4月10日,由梁队长带领的医护团队共接收及顺利解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者263名,为老百姓默默建筑第一道健康防线,完成健康疫站的各项任务,得到上级领导的赞赏,疫站发给单位感谢信的的评价:“工作出色、主动作为、勇挑重担、积极抗疫”就是对他们团队这次抗疫工作最大的肯定。
3次完成隔离病区抗疫任务
2022年2月25日望牛墩医院被定为“全市新冠疫情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阳性除外)罹患躯体疾病的定点收治医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峻形势,望牛墩医院积极响应巿政府工作部署,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全院职工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用 1天时间清空转运住院部所有病人,2天完成新设隔离病区的改造布局和设备配置,迅速从各科室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一支50多名的精锐部队,成立2个隔离病区,3月1日开科开始收治隔离病人。

6月12日梁凤庄接到护理部通知,安排她13日进入隔离病区工作,接到任务,梁凤庄没有半点犹豫,服从调配。进入隔离病区期间,她不分昼夜带头奋战在战“疫”第一线,每天的防控督导、培训教学会议等工作仿佛没有停止过。带领科室同事紧跟国家防控指挥部的步伐,积极与医务科、院感科等沟通协调,以加深对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和流程的撑握,及时更新知识;每天监督队员们穿、脱防护服的过程,避免出现污染,特别是重点加强实操培训,必须人人过关。
每天梁凤庄都提早15分钟上班了解病人夜间动态与护士夜间工作情况,晨会后再次强调当天样本采集、检查、检验等落实要求,收集前一天各项检查结果;对进入隔离病区的所有人员进行身体与心理状态评估,提醒入区护士多关心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进行处理。每周进入隔离病区进行护理查房、质控2次,查房时注重与病人沟通,看看护理工作哪些环节需要改进,了解病人的需求,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与解决。

总而言之,梁凤庄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目的是希望患者满意、医护满意,能保质保量顺利完成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工作任务。同时,她还及时接收护理部、院感科定时下发新冠肺炎相关的培训资料,转发到科里微信群,组织大家线上学习。对于部分知识量特别大的内容,她先进行梳理、整理,挑出重点与关健点,减负大家学习的负担。每星期组织科组人员参加有创与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氧治疗仪、排痰机、血气分析仪等操作演练。
梁凤庄说,在2022年11月16日至12月18期间,她所在的隔离病区共收治109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从5岁年幼-60多岁年迈老人,团队战友用心接待每一位患者,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利用添加手机微信平台,时刻保持联系,实行主管医生、隔离病区责任护士4小时在岗,24小时在线,做到医护患沟通无障碍,真正做到“隔离不隔爱”。巡视病房时,她会特别关注和评估病区每位患者身体和心理状况,及时做好心理干预,请示心理医生现场安抚患者,消除患者心理恐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勇于接受治疗和护理,落实人文关怀服务,视病人如亲人,赢得广泛赞誉和表扬。
高强度工作之余,梁凤庄时刻关爱着团队每一位战友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科内设心理医生,可随时咨询和进行心理干预,使医护人员能舒适、放松、安心地工作。三次进入隔离区,虽然艰苦险恶,但梁凤庄无怨无悔,“是我人生中一次宝贵经验。在国家艰难的时刻,我和所有护理同仁一样,挺身而出,为抗疫一线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岁月如歌,光阴如梭,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三十年的点点滴滴,成就了今天一段段美丽的回忆。“其实最对不起的是家人,由于晚上不定时手术,尤其是三更半夜,铃声一响,全家都被惊醒,再加上关门声、机动车的启动声先后呼应,大大影响他们的休息睡眠。感谢他们多年来的支持和宽容,从无抱怨,使我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工作,直到今天我仍能坚守手术室护理临床一线值班,他们功不可没。”梁凤庄带着内疚和感恩的语气细说着。
【最美档案】

梁凤庄 东莞市望牛墩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东莞市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0年,1994年曾赴广州市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手术室专科护理。
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分别完成东莞市国际健康疫站驻点防疫和隔离病区抗疫任务,工作长达138天,肩扛使命与责任,勇挑重担,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奉献一份力量。
积极开展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担任护理办培训与科研小组组长,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熟悉国内外最新专业动态,及时掌握新技术,在护理专业有较深的造诣,是本院护理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强的解决本学科复杂疑难问题和指导下级护理人员的能力。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专业期刊发表论文7篇及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