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小学老师汪伸:2.3万毫升,两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每一袋临床用血,背后都是无偿献血者们的无私捐献;大出血、血液病等患者的成功抢救,离不开无偿献血者们的默默奉献——无偿献血也是救死扶伤。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在这一节日到来之际,我们致敬献血者,树立榜样的引领作用。今天,一起来认识东莞一位女性无偿献血者——汪伸。

汪伸正在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人物介绍】

姓名:汪伸

职业:小学老师

献血情况:共61次(全血+血小板),总献血量23100毫升

所获国家级荣誉:

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汪伸自述】

我第一次献血是高三那年,当时还在湖北省孝感读书,从此便与血液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也顺利地开启了我的献血旅程。

很多事情只有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才会深有感触。我上大一那年,在楚天都市报上读到了一则报道:一个患白血病的女孩叫雷艳,只有9岁,患白血病已经有四年了,雷爸以卖藕与女儿相依为命,本该是上学的年龄,本该是快乐的童年,雷艳却因为病情严重住进了武汉协和医院。

看到这则报道后,刚大一不久的我随即组织我们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楚天都市报进行了一次义卖。后来,我代表青协将义卖的善款送到雷艳父女手中。在与雷爸爸的交流中,我们得知雷艳治疗的时候得定期输入血小板,然而武汉地区医院用血需求比较多,血液资源紧张,医院不能确保雷艳每次都能输到血液。

为暂时缓解雷艳的用血问题,在志愿者李梦涛叔叔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武汉血液中心,我们向血液中心领导说明了雷艳的情况,并为雷艳争取到了利用我们献血证上的编码优先用血的权利。

随后,我们三人成功捐献了成分血。那次是我第一次捐献血小板,但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想为那个不幸的孩子做点什么。

汪伸的部分献血证

2012年5月4日,我20岁那年的青年节,我再次进了武汉血液中心,顺利再一次献血,也就在那一天,我加入了骨髓库,光荣地成为了中华骨髓库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从那时开始,我发现自己是个坚强的人,当针管刺进皮肤的那一刻,我并没有因疼痛而害怕,这让我有一种欣慰感,因为这一瞬间的事情比疼痛有意义得多。

无偿献血十余年来,每次接到紧急招募电话,我都会准时赶到,这样的事情我无法拒绝。我能为别人做到的,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一定得尽自己所能去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

曾经我也不被理解过,很多人说我傻,说我“献那么多血不仅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还不知道自己献的爱心去了哪里”,但我不需要向他们解释什么,我只能认为是他们的血液知识太单薄。

我学习了很多关于血液的知识,也慢慢向身边的朋友普及这些知识。最后,理解和支持我的人越来越多,我也为自己能坚持做个有爱心的人而开心。

汪伸和孩子们在一起

有的事情可能很简单,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做。譬如献血,其实只需要克服自己小小的心理恐惧,然后勇敢地伸出你的胳膊即可以完成,可是很多人对此心存疑虑,不愿意迈出那坚强的一步。我是个平凡的女孩子,在简单而纯真的校园生活中坚持着我的无偿献血之旅……

健康公民应该成为无偿献血的主力军,这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我们自身价值观的要求。鉴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公民对血液与健康知识了解不够,无偿献血意识有待提高。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自愿加入到无偿献血这个行列中来。

作为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我有义务担负起参与和宣传无偿献血这项重任,让更多爱心人士对血液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参加到无偿献血中来,共同推动无偿献血事业高品质发展!

最后呼吁: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不要犹豫,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