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民营企业编实建强民兵队伍?在“世界工厂”这片编兵厚土上,这个问题长期萦绕东莞市国防动员系统人员心头,也困扰着东坑镇武装部“一班人”。
在双向“奔赴”路上,东坑镇加强党员引领示范作用效能,探索找准与企业的最佳结合点,主动靠前作为以武促建,双向促进企业管理,努力实现国防建设和企业经济发展双赢并进。
党员示范引领
“我是民兵,我来!”“我是民兵,我来!”……一时间,依托广东某电缆有限公司编组的16名民兵“双休”不休,利用休息时间,枕戈待旦备防疫,次日清晨便奔赴“疫”线。
时隔一年多,广东某电缆有限公司总监向章勇还记得上述的热血场景。他说,企业编组民兵不是“花瓶”,关键时刻也要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当时,东坑镇武装部召集成立一支16人的民兵党员队伍上“疫”线,在核酸检测一线身穿迷彩服,用实际行动践行民兵誓言,牢记使命,勇挑重担。

如何在民营企业当中扎实做好民兵队伍建设工作,关键仍然是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作用。自2014年在民营企业编组民兵以来,东坑镇武装部就以此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民兵在参训、参建和遂行任务的率先垂范和先锋模范作用,多次积极投入到镇内抗洪救灾、紧急事件支援等工作中。今年,东坑结合民兵编组工作,选取10名党员参加某民兵分队,进一步提升党员比例。
企业编兵不应是“花架子”,更不是滥竽充数、敷衍了事,作为一支民兵新质专业力量,要达到“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就必须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为此,东坑镇武装部结合企业自身性质特点和人员专业优势,积极协调市国防教育基地优秀训练教员,按照“矛不磨不利,兵不练不强”的要求连续10年组织民兵队伍进行为期15天的不脱产军事训练,围绕相关专业设备操作、日常维护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实战化和针对性训练,结合基干民兵点验大会的训练成果演示,组织对警棍盾牌操进行训练教学,确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同时,结合基地轮训要求,组织民兵到军分区开展射击课目训练,举行评比竞赛,充分激发民兵训练热情与积极性。
向章勇说:“我们参与编组民兵多年,结合企业人员专业优势,每年都有数十名民兵在编,并多次参与遂行任务。通过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建设,既彰显了企业的责任担当,也学习了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促进企业管理优化。”
双向促进“双赢”
东莞,“世界工厂”,今年市场主体突破150万户大关,民营经济占据多数。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厚植人民战争时代伟力,深挖东莞特有的经济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成为高质量建强后备力量的共识。深刻领会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并将之付诸实践,一些问题接踵而来:“编建民兵队伍会不会影响我们生产?”“员工流动快、队伍难稳定……”在民营企业编实建强民兵队伍过程中,东坑镇武装部面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日益高精尖化、民兵力量体系深化重构重塑的标准要求,充分发挥毗邻松山湖创新高地的优势,不断深挖企业编兵潜力,依托广东某电缆有限公司组建了一支“思想坚定、素质过硬”的专业民兵分队。

在企业编兵的过程中,员工流动快、队伍难稳定都是困扰建设的问题。东坑镇武装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破解这一困局,一方面,东坑镇积极落实“保规稳重助企”专项行动,用好市扶企纾困资金精准“滴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另一方面,企业立足发展实际,把文化程度高、有一技之长、思想意志坚定的优秀年轻民兵纳入基干民兵队伍,通过赶学比超,组建一支由“党员+专业人才+中层干部”组成的基干民兵队伍,营造“民兵也是兵”“参加民兵光荣”的浓厚氛围,为基干民兵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强民兵员工个人的荣誉感和优越感以及对企业的认同感,降低企业人员流失率,提高民兵队伍编组稳定性。
同时,东坑镇注重发挥示范激励作用,结合民兵双争活动,通过评选“四有”优秀基干民兵、“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实施奖、选机制,营造争先创优氛围,塑造民兵价值导向,激发内生动力。编兵企业自身则将军事制度注入企业文化,运用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标准,对企业内部生产安全、设备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促进企业管理优化,并一同推进国防教育进企业、进车间,为东坑镇国防建设贡献“企业力量”,充分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