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橄榄绿”选择“网格蓝”,东莞退役军人为民服务初心不改

仇伟平给街坊的第一印象是快。

走路飞快,没走几步,发现同行人已被丢在后面,他扭过头,“快点快点”;说话明快,东莞话信手拈来,“阿叔,我们是来巡查的”“大姐,这些黑气要不得”……他眼观六路、四下打量,似乎真的到了战场上,即将冲向前沿阵地。

仇伟平是东莞一名网格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目前,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东莞市已有617名退役军人成为网格员。他们有亲和力、执行力强、有责任感、能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永远守护人民、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南方日报、南方+联合市智网中心走访几名退役军人网格员。从保家卫国的“橄榄绿”,到服务社区的“网格蓝”,他们让平安建设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让东莞社会治理更富生机活力。

万江街道退役军人网格员古健伟在检查店铺消防设施

想法落地 成为网格员

成为一名网格员,是古健伟三年前偶然触发的决定。2019年退役后,古健伟回到万江自谋职业,但一直不得章法。疫情来袭,看着社区工作者站岗、奔忙,他有了去基层锻炼的想法。

2020年6月,看到万江街道招聘网格管理员的消息后,古健伟在网上找“攻略”,学习社区服务知识和相关法律政策。在万江街道共联社区上任的第一天,古健伟跟随组长去巡查,如何用好信息系统、哪些风险隐患容易被忽视、怎样拉近和群众的距离,他事无巨细记在心里。随后,他跟随东莞市智网中心、万江街道智网中心举办的培训会学习经验做法,找来全市“十佳网格员”“先进网格员”的案例事迹,多管齐下精进业务,工作渐渐有了起色。

回乡、成为网格员,这一想法也在黄江镇宝山社区退役军人仇伟平的心里萌芽。仇伟平从小在这个社区长大,2001年应征入伍,2003年退伍后就职于黄江镇消防大队。

2017年,他决定换个“赛道”,当年通过黄江智网中心的考核,回到他热爱的基层社区。不同于小时候的家乡印象,如今他所面对的网格是一个外来人口多、居民矛盾易发的社区,该从何入手?

“要先摸清底数,了解本网格内的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仇伟平一有时间便挨家挨户走访网格内的每户村民,和他们“拉家常”,带去一些对他们生产生活管用、实用的政策,并倾听居民群众的心声,了解他们近期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把实际情况记录下来。每一栋住了几户、家有几口,谁家是低保户、哪户有空巢老人、哪户有留守儿童等等,各种情况他心里面“门儿清”。

对于叶建杰来说,社区基层工作是他退役后的第一站。2009年退伍后,叶建杰加入洪梅镇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初尝到基层工作的“火辣”。

2016年东莞全面推进智网工作伊始,不少群众不以为意。“在执行工作期间,有时候会遇到房东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不少房东以为我们是拉网线的。”叶建杰回忆,经过他和同事不懈地解释和沟通,房东渐渐地理解他们的工作,并配合他们的检查。

十几年的基层生涯里,叶建杰顺应新时期网格工作的专业性需求,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钻研上百项入格事项的内容和处置方式,向入格部门和专业人员请教相关标准和操作流程,逐渐成为同事之间的“活词典”“百事通”。

从“门外汉”到“明白人”,退役军人网格员曾在祖国各地保家卫国,回到家乡他们又穿梭在大街小巷服务人民。虽然身份转变,但“兵队伍”的责任与担当已成为他们身上的闪亮符号。

事业成型 有为才有位

经过部队的培养和锻炼,退役军人往往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基层治理一线,退役军人冲锋在“第二战场”,在基层“大舞台”干事创业,一点点改变着东莞基层社会治理的面貌。

2021年1月,古健伟的满腔热情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被社区领导看见,24岁的他获荐担任万江街道共联社区网格员组长。与普通网格员工作不同,组长意味着更多管理职能。而对于古健伟来说,与其一起共事的小组组员多是老员工。古健伟一度感到压力,军人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让他化压力为动力,以身作则树立优良作风,在同事间日渐树立起威信。

“优秀”正成为退役军人网格员的一种习惯。在广西贵港部队服役期间,叶建杰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士兵”荣誉称号。在基层这个“大熔炉”中,叶建杰多年来“墩苗壮骨”,在2017年成为洪梅镇夏汇村网格管理员组长。有位更须有为,疫情发生之初,他多次以未婚、没有家庭负担为由,主动申请奔赴防疫一线,“参军生涯让我养成铁一般的纪律作风,在这个服务群众最前沿的地方,我需要高要求对待自己。”叶建杰说。

2021年,叶建杰成为东莞市智网机动巡查队员。在这个集结了全市网格精兵的“尖刀连”中,叶建杰见贤思齐,继续在一次次专项巡查中锤炼“真功夫”、掌握“硬本领”。

“优秀防疫工作人员”“优秀网格员”“优秀机动巡查队员”……来自虎门镇东风社区的退役军人网格员陈鸿新是名“95后”,面庞青涩,走起路来脚底生风;板寸发型,泛红的脸庞,总是面带微笑。

一猛子扎下去,仇伟平现已成为黄江镇宝山社区智网工作站副站长。有时他会哼起这首歌,“纪律中有我,纪律中有你,纪律中有无穷的战斗力……”在部队,这是一首人人都要学唱的《严守纪律歌》。在网格,他同样靠着严明的纪律,提升精神风貌,成为有所作为的“兵网格员”。

作为治理体系的“底盘”,基层治理大有可为。

新的天地 让平安“升格”

网格也遍布“棘手事”“疾风浪”,退役军人网格员践行为民初心,练成“多面手”、种好“责任田”。

今年2月,仇伟平外出开展日常巡查工作期间,发现一出租屋内存放了大量疑似危险化学品,不仅如此,该室内还堆放了其他杂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仇伟平立即将该隐患上报。原来,该场所内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共计100公斤。经调度,黄江镇城管部门赶达现场,并对“黑气”查扣处理,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无独有偶,叶建杰在一次巡查出租屋时,发现一名房东不顾安全一直用来历不明的黑煤气瓶,“一旦发生爆炸,人身安全将不堪设想。”叶建杰意识到这是个很大的安全隐患,结合案例耐心劝说房东,最后把黑煤气瓶成功拆除。

“黑气”之外,更多隐患风险不定时暴露在网格员眼前。前不久,一家衣车厂老板离开车间去购置物料,忘关电源导致电源短路,从二楼窗户冒出的浓烟及火苗被日常巡查中的陈鸿新发现。他立即上报社区消防队,并迅速赶至二楼寻找失火场所电源开关,关闭电源总闸。随后,社区消防队员到场,陈鸿新联同消防员一起冲前扑灭火灾。该厂也由社区安全办当场查封,要求进行整改。

网格无小事,事事联民心。陈鸿新在一次巡查中,途经东风太沙路,发现一名老人在档口蹲着、瑟瑟发抖。与其交谈时,发现老人自顾念叨着“我想回家,我想回家”,没有说出家庭住址和亲友的联系方式。

陈鸿新将老人照片上传至社区智网工作群,经其他网格员回忆,老人所居住的社区得到确认。陈鸿新和同事将其送至社区后又陪伴老人行走约2公里路,直至老人想起回家的路。老人被送至家中后,子女们激动地拉着陈鸿新的手连声道谢。

怀揣为民初心,网格员用真诚和汗水赢得了辖区群众的衷心爱戴。让叶建杰难忘的是,2021年春节期间,走访到孤寡老人叶奶奶家时,叶建杰被老人拉住说:“别人过年都在陪家人,你还在巡查,辛苦你了。”言谈间,叶建杰感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平时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干劲也更足了。”

择一事,终一生。因为这份工作,退役军人网格员与家乡的土地和人群,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只要身体还好,我就要干下去!”如今,退役军人网格员又带上了工作“标配”:一台执法记录仪、一台对讲机,走进一街一区、一家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