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中国医师节|望牛墩医院陈树峰:无论在哪个科室,始终牢记治病救人的使命

“缝合美观,出血量少,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7月16日中午12:00,刚刚走出手术室时,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市望牛墩医院医联体(肿瘤病区)(以下简称“望牛墩医院肿瘤病区”)副主任陈树峰说道。

大约半个小时前,记者见到陈树峰时,他正准备和病区执行主任李壮华一起前往手术室为患者开展耐高压输液港植入术。自7月10日望牛墩医院肿瘤病区运行开始,陈树峰从门急诊调过来并担任副主任,一边承担起急重症抢救工作,同时主动学习肿瘤消融技术,未来,让肿瘤患者在家门口的医院也能做这种手术。

初心指引:如愿成为一名医生

陈树峰是东莞望牛墩本地人,对他而言,从医是从小的理想。

“小时候经常会看到村医走很远的路,为村民问诊,病人有需要也会主动跑到他那里看病。”陈树峰说,看到奔跑在田野间,穿梭在门户之间的赤脚医生,从医的种子就此在心中萌芽,“医生能够帮助病人解决问题,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为了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陈树峰果断地在高考志愿上填报了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年,陈树峰大学毕业,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他加入东莞市望牛墩医院,为家乡百姓服务,为基层医疗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2009年到2015年,再到2020年,陈树峰从医师晋升为主治医师,再晋升为普通内科副主任医师,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在踏实地进步、成长。“我觉得作为医生最成功的时刻就是看到患者康复后高高兴兴地回家!”陈树峰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能帮患者康复的医生,所以不断的学习、求索。

“我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了,晚上要很晚才到家。我们很多医生都是这样,正所谓披星戴月。”陈树峰说,其实自己只是东莞医生中的普通一员,大部分医生,基本上都是全年无休,随叫随到,任劳任怨。

“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我们不管患者的身份高低,不管患者富裕或者是贫困,我们都是一视同仁在拯救生命。救了一个人等于拯救了一个家庭。”陈树峰说:“医疗行业有这么多杰出的前辈,我把他们当作我人生的榜样,多忙多累我都不怕,救死扶伤给我带来极大的成就感。”

心系患者:为后续救治赢得宝贵的“黄金时间”

在陈树峰的职业生涯中,救治了数不清的患者,无数感人的事迹萦绕心头。但最难忘的,还是一次抢救一例危重心梗老人的经历。

2022年5月初的一天凌晨,66岁的文伯因胸闷、胸痛,伴呕吐,自行口服速效救心丸4粒后,症状无好转,由其家属送到东莞市望牛墩医院就诊。当时陈树峰迅速接诊,经查体,患者体温36.5℃、脉搏9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96/75mmHg,神清,但表情痛苦、面颊潮红、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弱,无啰音,心率98次/分,心律不齐,闻及早搏。

陈树峰立即安排患者在抢救室行急诊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提示:前壁心肌梗死超急性期。陈树峰认为很有可能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具有致命性的,遇到此类病人诊疗的关键是及时诊断,及时干预。”陈树峰马上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给予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口服心梗一包药等急救处理,一气呵成。

随后,陈树峰立即联系东莞市望牛墩医院建立胸痛中心医联体的东莞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手术准备。所有转院工作迅速进行时,在救护车转院途中,患者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双眼上翻,叹气样呼吸,陈树峰触摸患者颈动脉,发现起波动消失,心电监护仪显示室颤波。

“立即抢救!”陈树峰立即反应,瞬时医护紧密配合,马上施行体外心脏电除颤,持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等紧急处理,抢救行动在运行中的救护车内紧张而有条不紊进行着。数分钟后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一查体摸到了其颈动脉的搏动。“患者的手脚开始活了,有意识了!”满头大汗的陈树峰兴奋地说道,终于稳住了患者生命体征。

患者病情稳定后,陈树峰立即联系东莞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专家,与专家沟通发病经过及抢救过程。因为有了前期及时有效的沟通协调,120救护车到达东莞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后,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接诊,病人最终转危为安。

正是因为陈树峰的一系列正确操作,为文伯后续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事后,文伯家属为当日进行紧急抢救的陈树峰送上锦旗,诚挚地感谢 “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的医护行为。但陆树峰却轻描淡写地说:“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患者的康复。”

新的使命:助力肿瘤病区具备较强的业内品牌影响力

7月10日,望牛墩医院肿瘤病区开科,陈树峰也从内科调任肿瘤内科副主任。

从医14年来,陈树峰一开始在望牛墩医院内科住院部当医生,后来去门诊急诊科当医生,现在又在肿瘤病区担任副主任,无论在哪个科室,他都牢记治病救人的使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消除病痛。

陈树峰依然记得,在今年初望牛墩医院筹建肿瘤病区之初,医院从全院抽调了名最优秀的内科医生,参与到肿瘤内科的筹备、建设工作,自己就是其中之一,倍觉荣幸,“面对这次调任,我感到沉甸甸的责任,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医院需要我,病人需要我,一定要做好。”陈树峰给自己打气加油。

望牛墩医院肿瘤病区虽然刚刚开科一个多月,但病人数量超出了陆树峰的预想,由于医生数量较少,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每名医护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很大,但没有任何一个人说累。陈树峰介绍,自己在肿瘤病区工作,一方面是针对肿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副反应引起的呼吸心跳停止情况时,进行急重症抢救,比如药物过敏反应。“很多时候手术过程中所用的药都是合成药,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患者发病快,会出现休克的状态。”面对突发情况,陈树峰就会果断出手相助。

另一方面,陈树峰正在跟随李壮华执行主任学习肿瘤消融技术,希望在不久的未来,也可以为肿瘤患者开展手术。“肿瘤患者越来越多,以后肿瘤会按照慢性病处理。肿瘤患者现在有药物控制,它一般都可以控制到5年以内,我们有机会开设肿瘤病区,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陈树峰说,自己会不断学习,用精湛的技术服务好群众。

调入肿瘤病区一个多月,陈树峰正在适应这里与众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为肿瘤病区发展成为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重点学科体系,建设成为水乡片区乃至全市知名肿瘤治疗机构,具备较强的业内品牌影响力贡献自己的力量。“肿瘤病区将坚持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形成以肿瘤化疗、靶向、免疫为主体,辅以淋巴水肿理疗、中医中药治疗的完整诊治体系,建成集医疗教学为一体,治疗水平较高、解决疑难危重病能力强、社会影响力较大的肿瘤特色专科。”陈树峰对未来信心满满。

【医生介绍】

陈树峰,副主任医师,东莞市望牛墩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东莞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委员。2009年起从事内科临床医疗工作至今,对内科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临床经验,擅长心血管、内分泌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