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平台“客服”
东坑一街坊损失11万余元
近日,胡女士手机收到一条短信称其贷款逾期。胡女士从来没有贷过款,对信息内容感到很疑惑便拨通了短信里面预留的电话。对方称胡女士在多个平台贷款,胡女士坚决否认。随后对方让胡女士把贷款账号注销,要求其到各个贷款平台查看额度,胡女士误以为“额度”是“欠款”,并且对方称第二天会返还,于是胡女士根据额度金额转账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号,胡女士按照对方说的操作了很久,一共转账了11万余元。次日,胡女士迟迟没收到转账,便联系了对方,对方称有些平台还没处理好,需要继续操作转账,这时胡女士不愿意并到银行查询,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被诈骗了。
真假难辨?
让你转账的一定是骗子!
官方客服人员不会通过私人或私下的方式联系客户。警惕以账户异常或注销网络贷款账户名义私下沟通的行为,谨防诈骗风险,保护个人资金安全。
如果您开通及使用借贷产品,只要按时还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不要轻信征信异常或修改负面征信内容。
当接到自称官方工作人员的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于存疑的事项,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向官方客服咨询。遇事多思考,不要慌,多问身边的家人朋友或向反诈中心咨询。
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让骗子的套路在第一步就失败。
一、客服来电/添加好友
自称是xx金融平台的客服,能准确说出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等。
二、诈骗理由
1、曾(在校期间)注册某网贷平台账户或有贷款记录的: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整治校园贷需要注销账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2、没有注册过贷款的: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户,有贷款记录甚至未还清,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三、诈骗手段
添加qq或微信指引操作。
同时警方也提醒大家,网上搜索到的客服电话不一定是官方客服电话,要注意甄别,最好通过官网、114等正规途径仔细求证。
反制手段
1.核实身份官网认证
如接到冒充客服的电话,一定不要轻信,应返回官方平台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核实情况。
2.拒不透露个人信息
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透露。
3.不加好友不开视频
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至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共享视频等协助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
4.绝不转账、借贷
如对方要求操作转账或者进行借贷,统统不要理会!一定是诈骗!
5.谈及征信切勿慌张
个人征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