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 东莞进出口贸易跑出“加速度”

新能源、手机、汽车、家电、皮具、陶瓷……欧洲、中亚人民用上物美价廉的“东莞制造”,东莞人也更加便利地实现了“全球购”……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让东莞加速与世界接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微信图片_20231011153624_副本.jpg

10年 东莞进出口贸易跑出“加速度”

10年间,广铁集团先后在东莞石龙、常平增加国际货运班列始发站点。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生产的家电、电子产品、家具、工艺品等日常用品在国外备受欢迎,通过国际班列牵线搭桥,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民用上了来自东莞的优质产品;东莞人也更加便利地实现了“全球购”。

据东莞市商务局数据显示,10年来,东莞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包括东盟)的进出口金额逐年增加,从2013年的1263.4亿元,到2022年的3528.1亿元,跑出了“加速度”。


改_副本.jpg

(海报制作:陈蔼茵)

莞货与洋货实现“双向奔赴”,“东莞制造”走出国门、闪耀世界舞台,离不开中欧、中亚等国际班列提供的运力支持,离不开东莞搭建的“海陆空联运”快速直通模式。

中欧班列 助东莞打通国际货运“大动脉”

驰骋不息的国际班列,见证了“一带一路”蓬勃活力。2013年东莞石龙站中欧班列首次开行;2020年,首趟“东莞常平号”中欧班列开出。中欧班列的不断提速、扩量、增效,促进了东莞和亚欧大陆各国间的经贸往来,让货物进出更便捷,打通国际货运“大动脉”。进出口产品品类也在不断丰富,从家用电器、服饰鞋帽和日用百货逐步发展到电子设备、机械设备、五金工具、新能源产品等商品。与此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电子设备、新能源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长也明显增加。

中欧班列时间表(不完全统计):

2013年,东莞石龙站首次开行中欧班列。

2013年9月,除“石龙—阿拉山口—中亚五国”中亚班列外,还开辟了“石龙—满洲里—俄罗斯—欧洲”中欧班列。

2015年,再次开通“粤满俄”,同时新启动了“中韩快线”。

微信图片_20210120152845_副本.jpg

2017年4月,中国东莞至俄罗斯沃尔西诺的对开中欧班列在石龙镇启程。

2019年4月,首批东莞制造的手机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

2019年8月,满载着1500吨白俄罗斯圆木等物资的中欧班列抵达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这是广东首列进口中欧班列,标志着广东中欧班列实现双向运输。

1697002238323038_副本.jpg

2020年,首趟“东莞常平号”中欧班列开出。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满载小家电、办公用具、电子产品、服装纺织品、厨房用品、灯具等货品的列车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

2020年5月,华南首趟中欧班列(东莞—维尔纽斯)“中国邮政号”专列首发。

微信图片_20231011145431_副本.jpg

2021年2月,首列“东莞常平号”中欧班列“东莞制造”专列从东莞常平常盛货场驶出。该专列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1697002221773677_副本.jpg

2021年2月,满载俄罗斯木材制品的中欧班列“东莞常平号”由俄罗斯切尔尼科夫卡经中国满洲里口岸顺利抵达东莞常平铁路货场。

1649045647424385_副本_副本.jpg

2022年4月,东莞常平号中越班列首发。“东莞常平号”中越班列全程运行约1480公里,最终抵达越南河内,运输时间仅需4-5天,相较于普通海运能够节省15天的需时。该专列的开行对于提高“莞货莞出”的比例、畅通“东莞制造”出境物流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东莞开出首列运载新能源汽车中欧班列.jpg

2023年3月,一列满载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从东莞常平站驶向白俄罗斯明斯克。这是东莞开出的首列新能源汽车中欧班列专列,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出口再添新通道。

微信图片_20230504175550.jpg

2023年5月,从南非出发的“赫拉”轮(英文名MV DARYA HEERA)载货5.43万吨饲料玉米,顺利靠泊东莞港麻涌港区,标志着我国首船从南非进口的饲料玉米顺利到港。这是我国从南非进口的首船饲料玉米,是我国与南非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的新成果,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业合作开辟了互利共赢新空间。

新西兰奇异果首次从东莞入境登陆中国市场.jpg

2023年7月,满载新西兰佳沛奇异果的冷藏船“科槐号”(KOWHAI)抵达东莞港二期码头,标志着东莞港正式开通新西兰佳沛奇异果直航专线。这是新西兰奇异果首次从东莞入境登陆中国市场。

与世界握手 积极探索“海陆空联运”模式

铁路从石龙出发直达俄罗斯和中亚,水路则经东莞港通往东南亚。东莞巧妙地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一带”与“一路”节点之城。

01.jpg

为让“东莞制造”驶向更远方,近年来,东莞从陆运、海运、空运三方面着力,积极探索“海陆空联运”快速直通模式形成合力,提升周转速度,迅速打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1692264057994014.jpg

2023年4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投运,创新采用了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海空联运直达模式。通过“硬联通”和“软衔接”的建设,扩大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助力湾区制造热销全球。

“海陆空”多式联运,让东莞联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通道越来越畅通。随着中欧班列、中班列等线路逐渐连点成线,东莞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为东莞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强大动能。

微信图片_20231011153615_副本.jpg


近年来,东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探索“海陆空联运”快速直通模式,稳步提升中欧班列运营能力,加快完善“单一窗口”本地特色功能和推进三大车检场升级改造,培育壮大市场采购、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新业态,支持东莞港建设更多“一带一路”直航通道。借助“新丝路”,助推东莞优势和特色产品扩大出口;积极拓展合作领域,进一步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新领域的合作,健全多元化跨境投融资体系,支持“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企业来莞投资,鼓励推动东莞市已备案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布点建设跨境电商海外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