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医生谭泳昌完成国内首批非衍射景深延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不到15分钟,一台手术同时解决了56岁患者林大哥的高度近视、白内障和老花的问题。10月10日,林大哥术后第一周复查,结果显示远视力达到1.0,中视力、近视力达到了1.2。“裸眼视力居然有1.2,对于戴着千度近视眼镜的我来说简直难以置信。”林大哥对手术效果非常惊讶。

为林大哥眼科手术主刀的医生是广东省视光学会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CCOE带教老师、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科主任谭泳昌,为林大哥实施的这台白内障手术是国内首批具备非衍射型波前重塑技术的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Vivity植入。谭泳昌介绍,植入首批具备非衍射型波前重塑技术的景深延长型功能性人工晶状体Vivity,能实现高质量的远、中程视力及良好的功能性近视力。

一次手术同时解决高度近视、白内障和老花

林大哥是一名高中教师,他自述:“去年感到左眼视力变差,开车和教课的时候,眼前总感觉有一层雾状的东西遮住,还很怕光。”这已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生活,到医院检查,其双眼1000度高度近视已30余年,诊断为双眼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

“他的白内障核不算太硬,但皮质非常浑浊,很明显日常的视力很受影响。平时生活距离以远、中距离为主,例如开车、教课等,希望拥有清晰的远视力和中视力。”谭泳昌说道,综合考虑到林大哥的用眼需求,尤其对远、中视力有高要求,也希望能顺利快速地完成手术并恢复视力。经医师团队病例讨论,基于患者本身眼底条件良好,谭泳昌主任认为可以植入首批具备非衍射型波前重塑技术的景深延长型功能性人工晶状体Vivity,实现林大哥对高质量的远、中程视力及良好的功能性近视力的诉求。

个性化方案设计提升患者视觉质量

近年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不断发展,不仅帮助眼病患者去除混浊晶状体、提升视力,在解决眼部近视、散光和老视等问题上也越发成熟。而各类功能性人工晶体的升级,也对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后视觉效果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不同于多焦点人工晶体跳跃式的焦点视觉呈现,本次谭泳昌采用的是目前全球首个具备非衍射型波前重塑技术的景深延长型人工晶体Vivity,可使患者在保留远视力的条件下获得理想的中间视力。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其他传统的景深延长型人工晶体来说,Vivity极大避免了光晕、夜间眩光等光学干扰。

谭泳昌介绍,一些患有其他眼病或遭受外伤但仍希望拥有全程视力的患者,常因眼球的球差、散光、瞳孔不标准等情况被功能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拒之门外。但应用波前重塑这一非衍射型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衍射型晶体,对适应症的选择也显得很包容,能够给更多追求全程视觉的患者带来福音。

谭泳昌表示,未来团队将有意识地开展这类晶体手术的临床研究,努力为更多处于相对禁忌症、绝对禁忌症的患者综合考虑,提升视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