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今年48岁,11月5日晚9点30分左右,他被紧急送到东莞市人民医院谢岗院区(谢岗医院)抢救。
据朋友讲述,半个小时前,黄先生打羽毛球时突然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全身大汗,朋友立即拨打120,谢岗医院救护车随即到达现场,对黄先生实施了心肺复苏。
经处理后,黄先生心跳恢复,快速送回到谢岗医院急诊科进一步诊治,急诊科医生紧急查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生命危险。
时间就是生命,该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医联体救治网络系统,多科学联合救治,信息被上传至胸痛群,汇报了黄先生的病情并请示处理意见;此时,东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郭素峡主任指示必须尽快开通堵塞的心脏血管,启动胸痛救治“绿色通道”,将患者尽快护送至谢岗医院导管室。
东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黄志超副主任医师看到信息的那一刻立马驱车赶往谢岗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急诊ICU主任付春来看到信息的那一刻也在积极沟通对接工作。

▲专家们在群里迅速对接
医生随即给予开通静脉通道、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抢救治疗。
但危险要想完全解除,必须尽快打通堵塞的心脏冠状动脉血管。
手术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郭素峡团队全程指导,谢岗医院吴泽奎副主任医师主刀操作。

▲手术过程
术中发现,黄先生冠脉前降支近段完全堵死,吴泽奎副主任使用预扩球囊于病变处扩张,复查造影可见大量血栓,随后抽吸出鲜红色血栓多个,植入药物支架、送入高压球囊于前降支中段内后扩,复查造影见狭窄消失,遂结束手术。
经过1小时紧张抢救,黄先生术后生命体征较之前好转,但考虑之前心脏骤停了一段时间,且术后循环较差,不排除病情反复甚至进一步加重可能。于是,联系东莞市人民“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植入ECMO后,送东莞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治疗。
经过市人民医院急诊ICU团队及郭素峡团队精心治疗。目前,黄先生已康复出院,并在近日回到谢岗医院心内科复诊。

【知多D】
一、什么是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全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脏冠状动脉堵塞,引发缺血缺氧,继而导致心肌坏死。
急性心梗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在发病2小时内开通心脏的冠状动脉,实现冠脉血运重建,是成功救治患者、挽救心肌的最好选择。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缺乏心梗预防和急救的相关知识,错失了最佳抢救时机,令人痛心。
心肌梗死典型的症状为胸痛、胸闷、心悸、气促及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喉咙紧箍感、下颌痛、牙痛、左臂内侧(左环指、左小指)疼痛等。
很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就有前驱症状,那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最后警告。所以,千万不要拖延。
四类人容易得心梗:“三高人群”、吸烟人群、久坐少运动的人、压力过大的人群是心梗的高发群体。
二、学习心肺复苏术,关键时候可救人
1.当发现有人倒地,确认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帮助其取仰卧位;
2.判断其意识、呼吸(和大动脉搏动)情况;
3.如倒地者有意识或呼吸正常:密切观察,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即可;
4.如倒地者无意识、无呼吸或仅为濒死叹息样呼吸、大动脉搏动无法触及:立即快速呼救,请人拨打120并获取AED;
5.反复以30:2的比例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给予30次快速用力胸外按压后开放气道,给予2次人工呼吸),5个循环为一个周期;
6.可于每5个循环结束后判断患者的意识、呼吸和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如没有恢复则继续CPR,直到专业急救人员接手或倒地者恢复意识或呼吸。
生命的宝贵在于,一旦失去便不能重来,心肺复苏,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可以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猝死的急救成功率。赶紧学习来吧,关键时刻真能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