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焕然一新的滨江体育中心、升级提质的石排公园、新建的莞草水道、9公里升级后宽敞整洁的大马路、照亮夜空的路灯……提档升级后的石排中心区,向石排人民铺开了“新石排、新城市、新中心”的画卷。
在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区,8个项目“火力全开”,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从“施工图”到“实景图”,专精特新产业园区仅用一年多时间,聚集众多高端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走进埔心村,两栋新建厂房传来阵阵轰鸣声,潮玩企业正快马加鞭赶订单。这批“工改工”项目,不仅让村小组年租金收益由约65万元跃升至1050万元,还让村民尝到“工改工”的甜头。
……
2023年以来,石排镇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以及“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部署,以“13610”典型引领体系,全面推进“六大片区”建设,对标“七个一”标准打造美丽圩镇,以点带面推动全域提升,全力建设“生态文化古城,专精特新名镇”。
锚定目标
力争到2025年GDP突破250亿元
2023年,石排镇对标省“1479N”典型镇建设要求和市“1279”典型引领工作体系,谋划全镇“13610”典型引领工作体系,抓好镇域经济发展以及和美乡村建设,全力大招商、抓项目、拓空间、提品质,城市扩容节奏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环境整体实现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城市扩容方面,累计完成了447亩用地指标配置、272亩产业用地出让、164亩新增土地收储,推进了64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建设;“绿美石排”建设方面,启动蓝绿通道连通提升工程,结合中心片区中央绿轴,大力推进4个城市公园和7公里绿道、8.3公里环“两区”生态体系建设,开启滨江体育中心工程建设,推动沿江14.4公里碧道基础设施提升;镇域经济方面,全年引进优质产业项目85宗,合共预计年产值/营收达151.05亿元,推动16宗重大项目开工建设、5宗落地投产。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倍增计划,建成镇村合作项目6宗,统筹73万平方米集体物业招商,引进优质企业61宗。
可以说,石排以“头号工程”力度,主动谋划加快推进各项目建设,把镇村发展潜力全面释放,为石排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目前,全镇共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4家。2023年,全镇村组两级总资产、纯收入、总收入分别增长18.6%、12.5%、11.1%,增速排名全市第一、第二、第三,连续两年保持双位数高速增长;18个村村组两级纯收入全部达1000万元以上。目前,全镇高层次人才增长率达35.53%,人才总量增长率达13.76%,是全市唯一一个荣获市创新强镇和省创新型专业镇双重称号的镇街。
踏上新的征程,石排将锚定“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目标,全力以赴抓落实、出成果、见实效。
到2025年,石排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六大片区”基本成型,潮玩、绿美等元素深入赋能城市建设,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短板弱项有力补齐,镇村高质量发展提档加速,全镇GDP超250亿元,村组两级经营纯收入比2021年翻一番,力争创建3个“亿元村”和若干典型村。

■石排镇夜景航拍 石排供图
经营城市
以深度城市化赋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涵盖中心区和专精特新产业园区的“两区”建设“火力全开”,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与工地作业声,现场呈现一片如火如荼的热闹景象,城市化发展按下“加速键”;鲤鱼洲岛节假日人潮如织,不少游客在此赏花踏青,沉浸式感受现代农业魅力……
过去一年,石排坚持“生态文化古城,专精特新名镇”发展定位,以深度城市化为方向,全面铺开涵盖中心、科创、潮玩、工改、旅游、农业“六大片区”建设,以“七个一”要求打造新型美丽圩镇。
明确战略方向、强化城市思维、创新产业发展路径、聚焦重点片区、深化改革赋能……过去一年,石排以“干”字当头,聚焦关键环节,以最高标准、最高质量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按照“一年出成效、三年成规模”的工作目标,石排镇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统一高质量管理标准,高质高效推进“两区”建设。过去一年已完成了首期项目先行工程、道路类一期工程、道路类二期工程、莞草水道等14项工程,目前正全力推进石排公园、滨江体育中心、中心区及田寮小渠周边慢行系统建设等9项在建工程。行驶在焕然一新的公园南路,宽敞的车道、亮丽的路灯、新规划建设的慢行系统,浓浓的城市化气息扑面而来。
如果说城市建设体现一个地方的“精气神”,那么产业发展就是支撑一个地方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石排聚焦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创新“统一规划、统筹招商、联合建设、分割出让、集成服务”的模式,全力建设全市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已完成7宗产业用地招拍挂工作,同步完成156.91亩优质产业项目供地手续。同时,石排通过科创片区统筹50万平方米“低成本、高品质、优服务”的科研成果转化空间,市镇联动创建东莞市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石排镇新能源新材料专区),配套出台11条特色科创政策,吸引3个项目落户,预计年产值达1.5亿元,引进40名青年科研人才。
说起石排的产业特色,“潮玩”是不能不提的一张名片。石排按照“潮玩产业地标-公共服务平台-城市集聚生态”全方位布局,市镇联合高标准建成中国潮玩中心,共建潮玩产业政策体系,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强化,石排潮玩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促成东莞市出台“潮玩政策11条”,启动石排潮玩区域品牌示范区建设项目,创新“原创IP设计+专利保护IP产业化”模式,全镇共有规上/限上潮玩企业38家,原创IP超50个、其他授权IP上百个。成功举办“中国潮玩之都·东莞国潮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和活动,“潮”已经融入石排城市发展的血脉。
此外,石排镇还大力推进全域文旅建设,推进塘尾古村落美丽乡村国潮文旅产业综合体、潮玩研学项目;推进建设农业片区,致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开展“绿美庭院”“新型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等,为城乡融合发展赋能。
攻坚克难
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这一民生工程
当前,全市镇街正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这是一项覆盖面广、情况复杂的工程。面对挑战与困难,石排该如何“破门”,探索出一条符合石排实际的城中村改造路径?
完善规划编制让城中村改造“少走弯路”。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整体性工作。改什么、怎么改、难在哪,这都是棘手难题。石排将结合经济发展、城市定位、产业形态、文化保护等,完善镇城中村改造方案,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制定改造计划。
深入调研考察让城中村改造“事半功倍”。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工程。石排将加强前期调研,关注群众的诉求与意愿,努力把水贝袁屋村和石崇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打造成城中村改造典型村先行项目。
制定保障措施让城中村改造“乘风破浪”。城中村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面对资金投入和土地征收等难题,石排将通过高效利用上级金融政策、专项债、专项借款、用地指标等政策,扎实有效地推进城中村改造。
提升维稳能力让城中村改造“有条不紊”。城中村改造涉及众多群众利益。石排将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廉政风险教育监督提醒,以最严纪律、最硬作风、最实举措确保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接下来,石排镇将以“百千万工程”、城中村改造等专项行动为契机,聚焦“城市-产业-人才”良性发展的目标,努力打造一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城”、一个宜居宜业宜商的“家”、多个适合产业发展的“平台”,奋力推动“生态文化古城,专精特新名镇”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