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这一年,横沥经济向上氛围感拉满,重大项目“跑起来”、企业生产“转起来”,形成热腾腾的发展气场;
美丽圩镇——这一年,和美乡村雏形初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风景秀丽、宜居宜业,给人一种“村在绿中,家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美好体验;
文明共享——这一年,“两个文明共享计划”坚持从“心”出发,让外来务工人员融入横沥更有归属感;
品质文化——这一年,传统文化“潮”起来,文旅发展“牛”起来,文化空间“多”起来,乡风文明“活”起来。
回眸2023,奋斗不息,登攀不止。从奋战高质量发展“开门红”,到推进“百千万工程”,再到冲刺“全年红”,回望那些奋斗的足迹、突破的瞬间、达到的高度,都化为一个个“横沥热词”:狠抓实体经济、打造和美乡村、推进绿美建设、建设文化强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竞标争先、赛龙夺锦,“稳”的基础不断夯实。
迈入2024,实施“百千万工程”是首要课题。横沥坚定头号决心、拿出头号力度、亮出头等规划加快推进“头号工程”,全面落实镇委“1312”典型引领体系思路举措,坚持工业立镇定位不动摇,做大做强模具、电子信息、智慧光电、食品饮料四大支柱产业,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投产,打造一批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提速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统筹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共绘美“沥”新图景。
奋进“百千万”,抢占“新赛道”,布局“向未来”。活力横沥,正款款而来……

■横沥以推进“工改工”为突破口,为优质企业全面发展腾出新空间
产业发展拔节起势
晚冬时节,横沥生机勃勃,不断弹出的订单消息、运转不停的生产车间、干劲满满的建设者、火热推进的重大项目……经济向上氛围感拉满,一片“热气腾腾”的生产景象。
继2023年定为“招商年”后,东莞将2024年定为全市的“投资年”。迈向2024“投资年”,横沥的底气在哪?又将从哪些方面靶向发力?工作思路有哪些?透过会议,感知动向。1月24日,中国共产党横沥镇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镇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锚定了2024年目标任务,又列明了任务清单。正如横沥镇党委书记叶效怀所言,这是一次凝心聚力、提振士气的会议,要聚焦工业立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开展“投资年”行动为突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运行企稳向上、民生福祉节节攀升、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全力打造横沥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面对“时”与“势”,如何将“百千万工程”的答卷写好、写出彩?且看“横沥实践”:
重大项目跑起来——横沥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厂房城市更新项目进入整体扫尾阶段,主体和室内装修已完成95%以上,预计今年2月竣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23000万元,年税收达1200万元;华庄科技电子智造生产基地、横发集团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于近期动工,为制造业再添“智造”新动能;横发集团半导体产业孵化器项目工地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钢架绿网内的主体结构正拔节生长,项目建成后年产值预计达3800多万元。
企业生产转起来——井然有序的生产车间里,看似零散简单的各种部件,在工人们熟练的装配和测试下,蝶变成一个个精密机械手……近年来,东莞市润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乘着“智造”之风,正逐渐成为当地专注工业机器人制造的“黑马”;在广东仙津保健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高速运转,工人们有序作业,冲瓶、灌注、封盖、贴标签、装箱……一个小时可生产36000瓶饮料。这些产品装上大卡车后,将被运往全国各地。
目前,全镇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5家,产值超10亿元工业企业5家,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125家,税收超千万工业企业33家,市级倍增计划试点企业12家,上市企业2家,上市后备企业13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4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省级专精特新113家;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
然而,要把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资源保障是招商引资的关键要素,土地要素更决定了发展空间。面对超过65%的土地被高强度开发的难题,横沥将“工改工”作为腾出产业发展新空间的关键招,一方面盘活未被使用的工业用地,另一方面持续深化镇村工业园区升级改造。
有土地、有空间,就意味着能为发展增添新动力。目前,一批“工改工”项目进展顺利,成为了横沥破解“土地碎片之困、产业升级之困”的一个缩影。
目前,横沥推动幻月、祥益等总投资约18.8亿元的9个项目尽快落地动工;推动星泽、伟创等总投资约24.7亿元的10个项目尽快投产,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达35亿元以上。有序推动横沥村第一工业区、西城勤上光电、田坑旭扬厂、蚬金工业区和东长水泥厂共5个项目动工建设,改造面积达468亩,预计新建成面积达79万平方米。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园的片区统筹规划和收储工作,合理开展拆除平整及低成本产业空间的建设。
可以看到,以推进“工改工”为突破口,为优质企业全面发展腾出新空间,俨然成为横沥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策略。

■横沥坚定头号决心、拿出头号力度、亮出头等规划加快推进“头号工程”,共绘美“沥”新图景
美丽圩镇向新而行
风景优美,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池塘水碧波荡漾,偶有鱼儿优哉游哉跃过水面,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喜欢茶余饭后在周边散步的刘女士感叹,这个位于隔坑村公园的“村前塘”真是“今非昔比”;
村内道路宽敞整洁,湖面倒映着绿树红花,公园里桂花飘香,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横沥镇张坑村的村容村貌悄然发生美丽蝶变。
隔坑村、张坑村的“蝶变”,正是横沥深入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打造美丽圩镇的生动缩影。对于横沥来说,紧抓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的机遇,高标准推进“百千万工程”这一“头号工程”,更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
2023年10月,全市村容村貌整治暨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横沥镇召开,上述两个村再度“出圈”,“横沥经验”深受与会代表称赞。作为我市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此次全市高规格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现场会在横沥举办,提供了进一步挖掘拓展城乡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契机。
值得一提,横沥还在2022年度全市镇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排名第一。
在横沥镇,鲜明的地域人文特色赋予了18个村(社区)生动的乡村振兴名片,美丽乡村风貌带绘就了圩镇新的风景线,焕发新活力。从垃圾分类星级投放点建设、“四小园”建设、“三边三地”整治提升、外立面改造提升到城乡停车秩序整治、村史文化展览馆建设等,无不体现了村(社区)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面的规划布局超前、整治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
长巷村有一个“四小园”新星——香氏文化主题公园,此前这里是一块杂乱无章的闲置地,当地依托深厚的香氏历史文化,巧妙融入古韵园林建筑设计,摇身一变成为以“生态、休闲、静谧”为特色的香氏文化主题公园。
六甲村安康北二路末段有一片涉及29间危旧瓦房、破烂的猪圈和闲置地的区域,当地在不改变原宗地权属范围的前提下,通过清污清杂、场地平整,围设成多个小花池、小菜池和小树池,还把老果树保留下来,让“脏乱差”的小角落实现质的变化。
环境美了,如何让五彩缤纷的绿意不褪色?张坑村把目光投向破解垃圾分类难题上。对旧垃圾转运站进行升级改造,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为每户家庭配置垃圾分类收集桶,实行上门收运垃圾……
人居环境整治没有“休止符”,没有“停止键”。聚焦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横沥18个村(社区)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圩镇”。持续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升级改造中山西路、天桥路等多条主次街道沿线房屋外立面,建成“口袋公园”15个;升级改造18座公共厕所;大力推进“三边三地”整治提升,建成1002个“四小园”;开展27个道路改造提升项目,推动建设(含配建)停车位超2000个。
发展是硬道理,环境品质是硬条件。下一步,横沥将继续加强对各主次街道的房屋外立面和景观灯的升级改造,有序推进停车位建设,加快“三线”整治步伐,全力消除“空中蜘蛛网”,进一步提升“户外广告招牌示范街”和“慢行交通品质提升示范街”,全面提升美丽圩镇建设品质。

■横沥以两个文明共享计划为引领,坚持从“心”出发温暖人
文明共享出新出彩
出租屋是外来人口的落脚点,不仅仅是暂时性的栖居之所,更是租房者的幸福生活家园。而在对待外来人口的问题上,横沥也展现出了充足的诚意,出台了一项又一项包容与共享的政策。
2023年12月22日,全市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示范点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横沥镇石涌村举行,市委宣传部充分肯定了横沥在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工作中的创新举措,指出文明共享计划是服务“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不仅是对人员队伍、居住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提升,更是人文精神的注入,让出租屋租住人员更有归属感。
作为东莞首个推出外来工子女关爱计划的探索者和践行者、文明共享雏形发源地,石涌村围绕“文明共享 和谐共融”主题,打造广大外来务工人口的幸福家园,因地制宜设置了“一廊两亭”的公园式文化共享空间。乡村老人在亭子里下棋唱曲,两个年轻小伙正锻炼身体,文化大舞台则为村民提供活动场地。“以前,这里没有这么多活动场所。近年来,村里和镇里大力改造,我的兴趣爱好有了施展‘舞台’,也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居民何阿姨的幸福感不言而喻。
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外来人口才会有更多获得感、归属感,既彰显了城市的包容、温情,也增加了城市的人才吸引力、竞争力,更有益于促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融合。
在文明共享计划的另一个主阵地——企业,横沥着力推动先进思想、文明新风、文体服务、公益行动等资源进企业入园区,促进企业员工对城市文明生活的参与度,让企业与员工同成长、共进步,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东莞龙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是文明共享计划试点企业之一。该企业在横沥镇文明实践中心、宣教文体旅游办等部门指导下,搭建起“春风化雨·文体惠企”“青春有你”等活动平台,组织举办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这项计划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政府的关怀,也让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东莞龙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文明执行官吴桂芳表示。
随着两个文明共享计划深入推进,横沥结合实际创新探索,纷纷拿出真招、实招、好招,创造了不少接地气、受欢迎、讲实效的新鲜经验,呈现出统筹协调有“力度”、共享活动有“温度”、服务供给有“精度”等特点。2024年元旦前夕,东莞举行全市文明共享计划交流推进会,横沥作为镇街代表发言,介绍两个文明共享计划的“横沥实践”。
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向深处推进——创新实施“六个一”工程建设,即组建一支服务队伍、完善一批基础设施、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拓展一批共享空间、打造一批公益项目、创建一个洁净环境。如组建一支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志愿服务队,制定《横沥镇出租屋文明公约》,在隔坑村建立全市首个“花卉银行”,创新推出“益企啡吧”、共享厨房、幸福“满”格等一批公益项目,覆盖出租屋1000栋。
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开花结果——有机结合“百年牛墟”文化,开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大工程八项行动”。目前全镇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已覆盖规上企业50家;选聘企业思政课种子讲师51名、“城市文明执行官”52名,累计开展思政课200多场次;累计开展文体惠企活动260场次;设置企业文明宣传栏51个。
以两个文明共享计划为引领,横沥坚持从“心”出发做好服务,以看得见的成效温暖人,让广大外来务工人员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品质文化添彩赋能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6大建设、20项工程、42个指标——这是横沥镇坚持以“思想引领+文化供给”为主线,全力推进文化强镇建设的总体思路,以文化综合实力攀升赋能“百千万工程”。
作为广东三大牛墟之一,横沥牛墟底蕴深厚,是见证横沥这个岭南小镇从农业走向商业文明的“活化石”。为进一步挖掘和丰富“牛文化”内涵,历经十余年锻造,“百年牛墟风情节”渐成区域文化品牌,也成为提升当地群众精神文明素养的一大源泉。
近年来,横沥精心提炼“牛文化”精髓,从民俗品牌活动逐渐向文旅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延伸,打造出“牛人游牛镇”乡村休闲游精品线路,游客可以体验葵香园春色满园、花开成海,进入新四村678艺时代感受复古艺术,到山厦村公园领略立体彩绘的魅力……这条精品线路串联12个景点,并成功入选“第三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赋能文旅经济向前“狂飙”。村头村“葵香园”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让全国观众感受生态横沥、宜居横沥之美。
今天的横沥,“一村一品”呈现出全域发展、多点开花良好态势。一张张响亮的乡村文化名片脱颖而出——“查香印象”“三六九趁墟”“相牛故里”“荷塘叶色”等一系列可观、可感、可互动的形象标识和品牌项目,日渐成为附近群众休闲娱乐的“打卡地”。以实践之力点亮文明之光。依托全镇4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横沥创新推出了“文明实践主题日”“每月精彩榜单”“五色学堂”“啡尝茶点”“莞嫂滋味”等文明实践品牌活动;创新建立文明劝导机制,成立村(社区)“文明行为劝导员”队伍。“益企啡吧”入选2022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在文化强镇建设中,具体行动还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和空间的打造上。为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横沥相继建成稻香高品质文化空间,村头、新四村等一批城市阅读驿站、阅读加油站、绘本馆;打造了村尾特色精品村文化示范点和隔坑、新四等“城中村”文化示范点。“稻香文化空间·莞”和“朴香社·莞”入选东莞首批3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乡村之美,美在村容村貌,美在文明乡风。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近年来,横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激发乡村文明活力。同时,坚持“以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以乡风文明赋能乡村振兴”这一思路,多形式举办了乡村振兴“斗牛大会”、十大最美“四小园”评选活动等,为文化兴村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传统文化“潮”起来,文旅发展“牛”起来,文化空间“多”起来,乡风文明“活”起来……以品质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横沥拿出了头号力度,凝聚多元力量共绘美“沥”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