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获悉,可园隧道工程勘察设计发出工程招标公告,这也就意味着万江大桥即将告别历史舞台,一座新的跨江隧道——可园隧道即将问世。
万江大桥作为市中心的一条重要通道,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和发展。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万江大桥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交通需求。因此,拆除万江大桥并建设新的跨江隧道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

▲项目总图
记者从“阳光问政”上看到不少网友提出这样做是否有必要的疑问,市交投集团也给出了回复。万江大桥于1979年建成通车,净空高度为5m,通航标准较低,不满足最新川级航道(8.09m)通航标准;目前万江大桥已饱受多次轮船撞击,桥梁已处于亚健康状态。万江大桥“桥改隧”后可园隧道的建设是可打开水域空间,满足通航标准。解决跨江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的需要是构建山水环城、一主三副、十字展开、单元发展、城市空间结构的需要;是三江六岸、东莞记忆片区打造的需要。因此是十分有必要建设的。
记者从东莞市可园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到,可园隧道工程位于东莞市万江及莞城街道,为南北向过江交通性主干道,并兼顾服务“三江六岸”片区,以客运服务为主。研究范围以现状万江大桥为中心,起点位于万江街道,接莞穗路,终点位于莞城街道,接莞太路。全长约2.22公里,采用城市主干路标准,主线设计时速60km/h,双向六车道,辅道设计车速为40km/h。隧道长度2030米,暗埋段长1740米,敞开段长290米。估算投资约32.24亿元,其中建安费约26.78亿元。

▲工程地理位置图
报告中提到,目前城市中心区范围内的过江通道主要有东莞水道特大桥、曲海大桥、万江大桥、梨川大桥等,其中万江大桥和曲海大桥间距约2.6公里,河道两侧东西向主干路均需绕行至曲海大桥和万江大桥两桥过江,形成了整体路网结构上的瓶颈。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曲海大桥和万江大桥两条桥梁均已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交通堵塞情况已日益严重。在《东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 年)》、《东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东莞市中心城区分区规划(2001-2020)》《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东莞市中央商圈发展策略规划研究及核心区城市设计》《东莞市区镇街结合部节点整治提升项目研究方案》《东莞市三江六岸综合交通规划》等多个层次规划均提出了新增中心城区在东莞水道的过江通道。

▲现状可园路平面图
可园隧道为接通两岸干线道路的节点工程,通道建成后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支撑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优化,改善地区出行,对构筑完善的越江体系,缓解曲海大桥、梨川大桥等越江通道压力有着重要意义;加强东莞水道两岸沟通,缝合东莞水道两岸起到促进作用,促进城市协同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万江区连接中心城区的主要通道,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万江片区的对外通行条件,缩短绕行距离,减轻附近路网的压力,大大节约了车辆通行时间,从而获得车辆运输成本节约效益和时间节约效益;同时良好的通行条件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总的来说,东莞市可园隧道工程从国民经济角度看是可行的,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是有利的。
报告中提到,该隧道将于2024年11月完成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招标并开工,预计2029年12月建设完成。
可园隧道的建设将对市中心的交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它将缓解万江大桥的压力,使得市中心的交通更加顺畅。其次,可园隧道的建成将为市中心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最后,可园隧道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推动市中心的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