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9%!今年第一季度东莞内河涌水质消劣大提速

5月1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今年第一季度水环境质量状况,全市城乡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第一季度(1-3月),全市内河涌水质消除劣V类比例达84.9%,15个镇街已阶段性实现100%消劣。此外,全市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5.7%。

▲东莞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改善

53条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黑”

据监测,今年第一季度,全市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5.7%,对比去年同期,断面水质类别均保持不变。其中,沙田泗盛断面溶解氧显著改善,溶解氧浓度均值达7.6毫克/升,同比上升24.6%;2个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且均为Ⅱ类,水质优良比例为100%。

全市内河涌水质逐年好转;第一季度,内河涌水质消除劣V类比例达84.9%,共有15个镇街已阶段性实现100%消劣;建成区24条重点河涌稳定消除黑臭,53条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此外,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实现100%稳定达标。

“一河一策”巩固内河涌水质

今年第一季度,东莞水环境质量稳中有进,离不开“碧水保卫战”的持续推进。

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新建污水管约30公里,完成约600公里管网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并加快整改;新增53个地块雨污分流改造,全市1.3万个地块雨污分流完成率增至71%。

▲2024年,东莞要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年内46条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

此外,全市处理污水共计2.9亿吨,污水处理厂BOD进水浓度均值为104.6毫克/升,同比上升5.2%;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为68.64%,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BOD进水浓度达到100毫克/升的污水处理厂规模占比为65.13%,同比上升16.85个百分点。COD、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通过污水处理工程削减量分别约3.03万吨、0.65万吨、0.12万吨。

在深化推进内河涌综合整治方面,印发实施《东莞市深入打好城市建成区内河涌长治久清保卫战实施工作方案》,出台《关于未消劣河涌“一河一策”整治工作方案》《2024年汛期地表水环境监管工作方案》,督促镇街结合水质加密监测情况,分析污染成因并制定“一河一策”整改措施,重点强化内河涌雨后污染防治,防范汛期水质大幅度波动。

东莞还严格规范企业排水行为,保持环保执法高压态势,对重点流域和重点控制单元进行定期检查与突击执法。第一季度,全市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3宗,罚款760万元。此外,新增完成排水许可证核发约600份,全市已累计核发排水许可证约4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