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护士节策划|任卫红:坚守岗位35年,奋战在生命救治的最前沿

今年54岁的任卫红是东莞市人民医院主任护师及广东医兼职教授,她从事护理工作35年来,一直勤勤恳恳地在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奋战在生命救治的最前沿。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工作领域,她用娴熟的专业技能帮助患者缓解病痛,用亲切的笑容和温暖的话语去感化患者,从晨曦微露到夜深人静,从忙碌门诊到寂静病房,她在平凡与忙碌中感受爱、传递爱,与患者一起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坚守一线 默默耕耘

身为医院第36党支部书记,任卫红政治思想过硬,以身作则,新冠疫情暴发后,她第一个报名,主动请缨,前往武汉开展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在抗疫期间带领支部党员冲锋在前,奋战救治病人第一线。

“除了要承担与‘死神’赛跑的重任,还要背负着重大的任务。”回想起35年的工作经历,最让任卫红印象深刻的便是在2020年1月23日,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东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被东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定为新冠肺炎重症定点收治重症包括重型、危重症患者科室,肩负了重大的救治工作。

在坚守一线的过程中,任卫红始终将“责任”二字铭记在心,严格要求,并身体力行付诸行动。面临病人的生死关头,她在病房这个至关重要的“主战场”上,带头签下请战书,带领ICU护理团队逆行而上,像一块吸铁石般将整个ICU病区护理团队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

“在前期有护士向我请假,我都不批,因为我一旦开了这个口,就会有很多人来请假,那都不进去,哪还有人来打这场‘仗’?东莞多少个市民的安全感是在我们手里的?”为应对疫情,任卫红在危急时刻带领团队在隔离病房内奋力鏖战近50多天,没有按下过一次“暂停键”

面临紧急时刻,任卫红说她和团队穿上防护服,在一夜之间改建监护室、清空负压病房病人,收治新冠患者,开放床位13张,将监护室分三区二缓二通道设置,协助院感调整各区间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层流压力递减梯度,布局应急管理架构组建管理组织架构,积极投入防疫工作中,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有效落实。

在用心护理好每一个病人的同时,任卫红也指导每一个护理人员,采取“盯”的方式注重细节,对进入隔离区前都要经过严格考核,让每个防护环节做到位,保障医务人员零感染。2022年,她在后方组织统筹护士核酸采集工作50余次,在大量护士被抽出做核酸的情况下,也稳稳地守护好了医院日常及疫情防控工作。

扎根基层 不断求索

作为东莞地区危重症主委,危重症护理专业学科带头人,任卫红任职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十几年间立足本职,对本专业国内外动态、专科业务、监护技术精通,近三年多主持及参与市科研立项6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5篇,科技成果1项,专利4项,开展新技术多项。先后获得巾帼建功先进个人、ICU专科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东莞市人民医院三类业务骨干、抗疫先锋、最美护士、抗疫先锋、东莞市四类特色人才、广东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等荣誉称号。

作为重症护理学科带头人,任卫红深知责任重大,她扎根基层,准确判断,正确分析,建立指导并完善所管辖科室专科制度及规范,严格要求各科室执行核心制度,组织主持完成疑难危重病的护理、查房、会诊及抢救工作。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任卫红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恪尽职守、团结一致,履行着关爱生命、维护健康的职责。每季度她都会组织病区护长根据护理部的要求进行护理质量调研、汇总、分析、整改、反馈,重点对专科质量指标及核心制度的落实及执行进行监控,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管理,对重点环节的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及演练,通过严抓质量安全,进行各项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增强了科室及护士应急处理能力,提高风险意识,确保病人安全。

无微不至 甘于奉献

从业以来,面对患者,任卫红始终无微不至,她没有豪言壮语,但会用踏实的作风和实干的精神,用自己的爱心守护患者的健康。她多次应对东莞市重大卫生公共事件的救护工作,组织特级护理小组、ECMO及CRRT护理小组,为危重病人制定特级护理计划,为医疗、人民保驾护航做出突出贡献,工作得到上级及同行认可。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如同特鲁多医生的格言,任卫红自2015年以来热心公益事业,每年至少义诊2次、近年来扶贫于韶关、云南、本地谢岗各村落等,献血6次、爱心助教10次、心肺复苏推广8次、敬老2次,自2015年来共计参与了31期公益活动,此外还为10位患者成功筹款,为经济困难患者提供生活用品,协助办理社保结账(包括异地医保)18例,她参加的公益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服务社会受益人群近5000余人,提高了社会满意度。

在工作过程中,任卫红不分昼夜,没有规律、没有节假日,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奔驰的身影。在平凡的岗位上,她默默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展现了工作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并践行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