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网上报名工作已于5月13日完成,根据安排5月29日-6月7日为志愿填报时间。为帮助各位家长更好地了解今年招生政策,合理科学填报志愿,5月27日,东莞市教育局推出“2024年东莞市义务教育招生志愿填报指导”,分“户籍学生篇”和“非户籍学生篇”为广大家长支招。本篇为“户籍学生篇”。

5月29日起,东莞市义务教育招生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起始年级共有26万名适龄儿童少年进行网上报名,全市义务教育学位供给能满足入学需求,但局部的冷热不均可能存在,请家长合理规划、理性填报志愿。

今年,东莞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和公民同步招生,继续实行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派位录取,继续实行非户籍生积分或优待政策入读公办学校,继续积极解决多孩家庭同校入学需求,继续实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非户籍学生全覆盖发放学位补贴。填报志愿前,建议家长重温一下之前发布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以便更好地填报志愿。

东莞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东莞慧教育”、“东莞市教育局”自定义菜单中设立了“招生入学-招考通”专栏,统一发布招生政策、招生简章、日程安排、咨询电话等。欢迎家长关注,全面、方便、及时地掌握权威招生信息。

如家长在志愿填报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以拨打市政府12345热线、以及市镇教育部门的招生热线进行咨询。

温馨提醒,东莞市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时间为:5月29日9:30-6月7日17:30,不要错过!

根据工作日程安排,从5月29日起东莞市教育局将在招生平台公布每个学生网上报名的初审结果,下面将从操作层面分六方面,分别是:“招生入学流程”“初审结果公布”“初审结果复核”“志愿填报”“注意事项”及“热点问题”为各位家长解读2024年志愿填报的有关规则和要求。
一、招生入学流程

今年招生入学主要分“网上报名”“初审结果公布”“志愿填报”“录取结果公布”“注册缴费”“补录”六个环节。其中:
网上报名工作已于5月13日结束;
初审结果将于5月29日9:30公布;初审结果公布后,如家长对初审结果没异议的,就可以进行网上确认并填报志愿;如家长对初审结果有异议的,可先进行复核,复核没问题后,再志愿填报。复核时间为5月29日-6月5日,如需要到部门现场复核的,请各位家长于5月29日起在正常工作日内到现场复核,若复核到最后还是不通过的,将无法网上填报志愿。
网上确认初审结果无误后,各位家长可于5月29日开始至6月7日进行志愿填报,时间充足,建议家长先了解好每个志愿要求和学校情况再填写。
志愿填报之后就进入录取环节,7月3日招生平台将公布户籍生、优待政策及积分入学的录取结果;民办学校电脑派位结果也于7月3日公布,各位家长可于7月3日登录招生平台查询录取结果。
注册缴费:录取结果公布后,各录取学校将在7月6日-8日组织被录取的学生进行注册。
对于8月底前没有录取结果的学生,安排了补录环节。其中,公办学校的补录主要针对:逾期未报名、未注册或新入户的户籍生申请回户籍地公办学校入读的情况,该类补录申请由属地教育部门确定。民办学校的补录分第一轮顺延补录和第二轮民办学校自行补录。
二、初审结果公布

5月29日9:30,招生平台将公布报名信息的初审结果。家长可以登录招生平台,点击“结果查询”应用,查看个人报名信息的初审情况。户籍学生初审结果主要包括三方面“学生户籍信息”“民办学校直升资格”以及“民办学校长幼同校入学资格”。
1.学生户籍信息:户籍(东莞还是非东莞户籍)、学生姓名、学生证件号码、申请年级、户口类型(家庭户口或集体户口),户口所属镇街以及具体的户籍地址。个别镇街若需要根据入户时间来安排学位还会显示最新入户时间。
2.民办直升信息:如果学生符合民办学校直升资格,显示“您符合XX民办学校直升资格”;如果学生不符合任何民办学校直升资格,招生平台结果查询栏将不显示此项。
3.民办长幼同校入学信息:在网上报名之前,学校线下摸排时,部分学生家长提交了“长幼同校入学”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且该学校提供的长幼同校学位数多于申请人数,或者虽学校提供的长幼同校学位数少于申请人数,但经摇号后获得长幼同校入学资格,结果审核这里就会显示“您符合XX民办学校长幼同校入学资格”;如果学生审核不通过,或者经摇号抽签未获得任何民办学校长幼同校入学资格,招生平台结果查询栏将不显示此项。
以上的审核结果直接关系志愿填报的类型和学校,请户籍学生家长务必认真检查,确认审核结果无误后,请点击本页底部“确认信息”按键,点击后,招生平台会再次让您确认结果,无误的请点击“确定”。一旦确定信息后,报名信息和初审结果将不予以复核和修改。
三、初审结果复核

(一)学生证件号码正确
1.户籍审核结果有异议:可先到户籍地公安部门负责户政信息的科室或窗口了解,如果公安部门反馈结果与招生平台显示的结果不一致,家长可持学生户口本到户籍地教育部门进行复审。
2.对民办学校直升或长幼同校入学审核结果有异议:家长先向相应的民办学校反映,由民办学校向镇街教育管理中心反映并复核。
(二)学生证件号码错误
家长可持学生户口本到户籍地教育部门进行复审。
★户籍学生复核基本以现场复核为主,请户籍学生家长于5月29日-6月5日正常上班时间持学生户口本的原件和复印件到公安部门或教育管理中心复核。
四、志愿填报

(一)志愿填报步骤
志愿填报不复杂,关键要“一定”“二看”“三填”。
一定:确定能报什么类型的志愿,以及计划报什么学校,是选公办还是民办?具体选哪一所?
二看:查看相应镇街的招生方案以及民办学校招生简章,了解是否符合意向学校的申请条件、填报志愿规则、以及需要提交什么佐证材料等。
三填:要认真、准确、完整的填写志愿信息和上传材料。
(二)志愿填报规则
有家长问:每个学生是否只能填报3个志愿?填报了公办学校,还能填报民办学校志愿吗?公办学校先录取还是民办学校先录取?如果被民办学校录取了,户籍所在地的公办学位还能保留吗?会不会录取了公办学校就不能参与民办学校电脑派位?
以上问题主要涉及志愿类型和录取顺序,下面进入招生平台来看看填报页面:

1.志愿类型。
根据招生工作指导意见,初审结果为户籍学生的可以填报“户籍地公办学校”“优待政策学位”“民办学校”三类志愿。
2.录取顺序。
这三类志愿是可以多选的,而且每类志愿独立、平行录取。
举例:一个户籍地为南城的学生,在“户籍地公办学校”“优待政策学位”“民办学校”三类志愿类型中,他意向填报户籍地南城的公办初中和民办学校,那么在填报志愿时,可勾选“户籍地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可多选的。在录取时,“户籍地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两类志愿是独立录取,“户籍地公办学校”由户籍地教育部门根据录取规则录取到A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类别中如果通过摇号被民办学校B录取上了。在注册缴费时,家长可以根据实际,选择A或B进行注册。三类志愿是多选的,而且每类志愿独立、平行录取。

3.填写说明
A.户籍地公办学校:由于每个镇街(园区)的志愿填报各有差异,有些镇街(园区)不需要填写具体第一、第二学校志愿,不需要提供补充材料,只需要选择具体镇街就可以,有些镇街(园区)的需要家长填写具体志愿。有些镇街需要结合房产、工作等信息综合安排学位,所以要求补充上传佐证材料。
所以请每个户籍生家长在填报前务必要认真阅读户籍地招生方案。结合招生平台的志愿填报提示,按要求操作。

B.优待政策:优待政策分市、镇两级优待政策,市级优待政策是统一的,但镇街优待政策各有差异,家长可以结合实际先选择相应的镇街,招生平台会显示该镇街所有的优待政策类型,这一项我通过电脑端选择了莞城的优待政策进行测试。由于每个镇街的政策和填写要求各异,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家长认真阅读您意向申请的镇街的招生方案,了解优待政策填写的要求和学位安排规则再填写。
如符合多个镇街优待政策的,可以同时填报。

C.民办学校:在民办学校志愿类别中,有“直升入学”“长幼同校入学”“电脑派位”三类子志愿。这三类子志愿是“三选一”的关系。即如果一个学生同时符合这三类资格,则由家长自行选择,如选择了“直升入学”,则“长幼同校入学”和“电脑派位”失效;如选择了“长幼同校入学”,则“直升入学”和“电脑派位”失效;同理,如想选择3个“电脑派位”志愿,则“直升入学”和“长幼同校入学”自动放弃。
五、注意事项

(一)志愿填报前
1.建议家长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提出复核,尽量早一点,不要扎堆最后一天,时间被动,影响志愿填报;
2.一定要认真阅读镇街招生方案和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合理规划志愿填报,家长问在哪里可以看到每个镇街的招生方案、民办学校有多少个电脑派位计划,民办学校收费多少,是否提供住宿?这里可关注“东莞慧教育”-“招考通”-“义务教育阶段”,点击市镇招生栏目了解每个镇街的招生方案,也可以点击民办学校招生简章,了解全市每所学校的招生计划、办学特色等,招考通信息丰富,涵盖了人才子女入学、入学指引、日程安排、政策解读多个子应用,请家长利用好这个资源。
(二)志愿填报中
1.认真填报,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前,志愿可多次修改。
2.不以志愿提交的时间先后录取,了解情况再错峰填报志愿。
(三)志愿填报后
填写完志愿之后在哪里检查是否填写完成提交成功呢?打开招生平台
1.点击“结果查询”子应用,在“初审结果”下方有志愿填报的情况,各位家长一定要认真检查填报的志愿是否全部显示,若显示不完整,则表明提交不成功,应继续回到志愿填报栏目重新填写。
2.留意镇街招生方案,个别镇街需要现场提交材料进行终审,所以要留意属地招生方案,按规定时间提交。
3.密切留意招生平台审核结果和录取结果公布。

(四)如志愿填报过程有疑问或困难,可联系当地教育部门,大家扫码获得镇街咨询服务联系方式,或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
六、热点问题
1.父母都是东莞户籍,学生是非东莞户籍,在志愿填报时,是以东莞户籍还是非户籍填报志愿?
答:非东莞户籍。招生入学以学生户籍为依据,根据公安部门审核的结果确定户籍类型为东莞户籍或非东莞户籍后再填报志愿。
2.网上报名期间忘记报名,现在还可以网上补报名和填报志愿吗?
答:不可以。网上报名结束后,不再接受网上补报名,逾期未报名的户籍学生请联系户籍地教育部门,按户籍地补录规定提出申请。如户籍生计划申请民办学校,可于民办学校第一轮补录结束后,自行联系民办学校进行第二轮补录。
3.网上报名时是非东莞户籍,6月1日后将户籍新迁入东莞,在招生平台上能复审为东莞户籍报名吗?
答:不能。根据《东莞市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指导意见》,学生户籍审核截至网上报名结束(即2024年5月13日)。网上报名结束后把户籍迁入东莞的学生,招生平台不接受户籍变更复核,如需申请民办学校志愿,可继续填报民办学校志愿;如只需申请户籍地公办学校,可联系户籍地教育部门,按户籍地招生方案新入户学生补录的规定提出补录申请,由属地部门根据学位实际统筹安排学位。
4.姐姐前年入学安排到A公办学校就读,今年弟弟按学区划分安排到同一个镇街B公办学校就读,兄弟姐妹能申请同校入学吗?
答:根据《东莞市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指导意见》,公办学校的“长幼同校入学”由各镇街(园区)结合属地公办教育资源实际,制定具体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调剂办法。建议市民留意属地招生入学方案。
5.我已经到A民办学校注册了,可以申请回户籍地公办学校就读?或我还能向B民办学校申请补录吗?
答:招生平台实行查重管理,已被学校“注册确认”的申请人,不能再到其他学校注册或补录。其中:
(1)回户籍地公办学校就读。已到民办学校注册的户籍学生,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回户籍地公办学校就读,须先向民办学校撤销注册,并在规定时间内向户籍地教育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教育部门结合学位实际统筹安排。统筹学位不一定是原户籍地对应安排的公办学位,当地公办学位不足的,可通过属地购买服务方式解决。
(2)到其他民办学校补录。如申请人已到A民办学校注册,其他民办学校无法接受其补录申请,即使家长向A民办学校申请撤销注册,B学校也是无法补录的。请广大家长不要随意放弃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