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泡多久就不能吃了?木耳隔夜还能吃吗?木耳炒熟了可以隔夜吗?
打开搜索页面,键入“木耳”两个字,就会发现很多人都在网络上搜索类似的问题。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宗发生在东莞的真实事件——今年7月,居住在东莞厚街的一位老人,食用泡发4天的木耳后米酵菌酸中毒身亡。
东莞市食药安办权威解答——如果用冷水泡发木耳,建议泡发时间为1-2小时,最多不超过4小时;如果用温水泡发,建议在制作餐食前半小时泡发即可。
木耳
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木耳、银耳及其制品。这也就是说,不管是已经泡发的木耳,还是已经炒熟的木耳,隔夜都不能吃!
如果您发现变质食品应立即舍弃,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继续食用。
广东省疾控局通报:广东7月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近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通报称,2024年7月报告3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发病8例,其中死亡3例。
分别为:东莞市厚街镇报告的一起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其中死亡1例,事件级别为较大;
揭阳市普宁市报告的一起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其中死亡1例,事件级别为较大;
肇庆市高要区报告的一起发生在建筑工地的其他中毒事件,发病6例,其中死亡1例,事件级别为一般。

在省疾控局通报的7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2起都是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这2起事件的当事人最终都因米酵菌酸毒素中毒而死亡。其中有1起,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老人食用泡发4天的木耳后米酵菌酸中毒身亡事件。
米酵酸菌中毒无特效解毒药
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让上述两个事件中使人中毒身亡的米酵酸菌。
米酵菌酸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后产生,这种菌来源于土壤,可能会随加工原料而污染食品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米酵菌酸,导致食用者中毒。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7℃,而温度约26℃时就能产生毒素米酵菌酸。最近东莞的湿热天气,特别适合此菌生长。
干木耳
重点来了,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也可能在泡发木耳、银耳、粿条、河粉、凉皮、肠粉(卷粉)陈村粉、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等食材上繁殖,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东莞市食药安办提醒,米酵菌酸中毒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以上,可谓毒素中的“战斗机”。
牛肉粉
所以,不仅仅是木耳、银耳,广东人早餐爱吃的肠粉、河粉、濑粉,都不能隔夜吃!就算你把它们上锅蒸煮后,也不能隔夜吃。这是因为,米酵菌酸对热稳定,即便经过100℃煮沸和高压烹饪,也不能破坏米酵菌酸。
疑似中毒?催吐+就医!
米酵菌酸中毒潜伏期短,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长达1至2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病后恢复情况与摄入毒素的量有关。
如果发现疑似中毒的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并带上可疑食品及时就医。需要注意的是,吃了同样食物的人,即使未出现明显症状,也应前往医院检查。
超市冷柜里摆放的湿米粉
买湿米粉要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木耳我们说得很清楚了,泡发后要尽快吃掉它。无论是已经泡发的木耳,还是已经炒熟的木耳,都在当天吃完,隔夜后就不要吃了。
很多都会去市场或者超市购买湿米粉。这里提醒您一下,购买湿米粉一定要看一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湿米粉保质期一般为24小时,超过24小时的湿米粉就不要买了。
购买湿米粉要查看保质期
这是因为湿米粉生产工艺改变,超过保质期的湿米粉感官性状仍然正常,且不会有发酸发臭等变质性状,会给人造成可以继续销售或食用的错觉。然而这类湿米粉却可能已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后引发中毒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因此无论是食品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按照标识的保质期销售或食用湿米粉,对于过期食品要坚决予以废弃处理。
无论是泡发木耳还是湿米粉,都按需购买,买一次吃的量,吃多少买多少。湿米粉买回家后立即冷藏,保质期内尽早煮熟食用。过期湿米粉不要舍不得,果断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