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康们的主营业务不是体检,是对付消费者

正如网友们说的那样,既然是走过场,“那这种公司,按他所说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难道真的是仅仅满足员工与单位的情绪价值么:我假装自己体检了一次?

撰文丨张明扬

昨天(7月30日)上午,爱康集团董事长张黎刚的几句“大实话”,捅破了体检行业的天。

当你指望说,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而要查单一的病,都花几千几万块钱的时候,你认为这样的情况存在吗?

张董事长说这番话时,或许还很得意,不仅泄了愤,怼了那位“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已是肾癌晚期”的老客户张女士,还顺便规训了一下公众的体检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了自己行业领袖的地位。

公众自然是如梦方醒,全中国的体检机构高层们恐怕也是一夜无眠:行业内幕曝光了,天塌了。

01

最近,爱康集团与张董事长遇见了一位硬茬。

北京42岁执业律师张晓玲于2013年至2023年连续十年在爱康体检,报告均未提示癌症风险。2024年,她被确诊为右肾透明细胞癌并转移;2025年,她发现骨转移后质疑爱康检测准确性,并要求爱康提供十年的体检标本、影像资料和数据。

面对质疑,爱康选择了全面硬刚,高调宣称“爱康无责”,“不存在对于肾脏检查漏诊或误诊情况”。

爱康对于此类医疗纠纷早已是身经百战,在国内敢开体检机构,如何处置投诉恐怕比体检本身更构成“核心竞争力”。仅在黑猫投诉平台,关键字含有“爱康国宾”的总投诉量高达1307条。

图/网络

或许因为在投诉界胜多败少,爱康此次有点托大了:非但没有大事化小勾兑解决,反而召开了一个盛大的媒体说明会;没有寻求私下妥协也就罢了,还以“虚构事实、散布谣言”为由向法院正式起诉张女士。

很显然,张董事长有点飘了,打心底里就看不上张女士:几百元的体检你还当真了,你们这些穷酸每年花这点钱,就想来讹我?

于是,就有了张董事长这番妙语如珠。

发布会中有个细节很有意思。有记者提问,“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近千条关于爱康国宾的投诉,想问一下公司是如何处理这些投诉的?”张黎刚接过话筒,“今天,我们第一次,公开这一千多条投诉都是怎么样的投诉……”突然,直播戛然而止。

这才是爱康赖以发家的核心商业秘密啊。

02

说来也巧,张董事长侃侃而谈时,我正在上海一家三甲公立医院自费体检。等叫号时,手机上的某个APP突然推送了张董事长的金句。

我倒也没很震惊,但第一时间对老婆说:“还是我们这种体检靠谱啊,他们那种体检就是骗鬼的。”

当年,我也是爱康这一类民营体检机构的重度消费者,体检生涯甚至比张女士还要漫长,十几年至少的。

年轻时也不懂事,每次体检都不情不愿,就像走一个过场,拿到所有项目的“盖章”后便如获大赦,最期盼的就是最后那顿饿了一个上午后的“体检早餐”。当然,很多年后,我才像张女士一样明白过来,原来体检机构也在走过场。

是什么时候开始察觉到这些体检机构不靠谱呢?大概是40岁前后吧,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现身说法,劝我去大医院做一次“真正的体检”,体检机构“查不出大病”几乎成为了中年人的共识。

想想也是,去那些机构体检,无非是每次都告诉你脂肪肝浸润(我这么胖当然脂肪肝),视力不好(戴眼镜当然不好),腰肌劳损,抽了一堆血就像白抽的。

大家就回忆回忆,身边亲友的大病,有几个是在体检机构发现的。

图/图虫创意

为什么我被体检机构“诓骗”了很多年?毕竟他们的套路并没那么高明。一大原因当然是因为以往没有张董事长这样的真汉子,从业者都小心翼翼地自觉维护着大局;但我自身的原因恐怕也不小,年轻时不觉得体检和身体多重要,由着体检机构“上下其手”,甚至还觉得这样走过场的体检挺好。

等人到中年,身体机能衰减及死亡的恐惧开始真切袭来时,自然就无法再容忍张董事长们的“中国式体检”。

不过,我们很多人所谓不容忍,也就是绕着爱康们走,自费去公立大医院,花上少则五千,多则上万的钱,去做一次“真正的体检”。

什么叫真正的体检?在我看来来,就是要有CT,要有癌症筛查,隔几年还能做一次胃肠镜,有什么问题医生当场给你答疑解惑,甚至直接约专科门诊。

03

体检机构的收费的确不贵,因此也吸引了很多“共谋者”。

去爱康体检的人,很少是自己花钱的,大多都是“公司福利”。

每年让员工免费体检一次,已算是国内现代企业的标配。但又有几个体制外单位愿意花几千元让员工去做一次真正的体检呢?于是,几百元的“爱康套餐”便成了皆大欢喜:员工感受到了福利,单位自觉尽了责任,爱康赚了钱。

但你看有多少体制内单位会让员工去爱康体检?

张董事长有一点的确没说错,区区几百元,可能真的检查不出什么。

但是,正如网友们说的那样,既然是走过场,“那这种公司,按他所说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难道真的是仅仅满足员工与单位的情绪价值么:我假装自己体检了一次?

▲相关言论引起争议后,爱康集团发表紧急声明“澄清”(图/网络)

既然张董事长这么坦诚,不如更坦诚地说说,几百元的爱康套餐,究竟能检查出什么?那些消费者身上流出的试管血样,是不是连检都不检,就当废物一样倒掉了?

一个这么大的行业,完全靠骗局活着,夸张程度直追缅北电诈,以及传说中的嘎腰子。

前些年,我和朋友在爱康们体检时,还额外自费花了几百元,报名了一个癌症筛查项目,但我并没有感受到任何“增值服务”,可能对于张董事长们而言,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区别,主打的仍旧是一个情绪价值:消费者们多花了点钱,买了“安心”。

张董事长们的算计很可能是:大多人本来也不会得绝症,等得了他们也有一整套卸责反诉的成熟办法,因此又何必花大价钱去升级整个体检系统,成为“真正的体检”。

04

很可惜,张董事长这次不小心曝光了行业内幕,这个游戏以后可能真的玩不下去了。

年轻员工们原来还能自我洗脑,“检了总比不检好,多少有点用”,实在不想用还能转送家人;单位原来还能自我合理化,经费有限,只能买“爱康套餐”,也算对得起员工了,毕竟还有顿免费早餐。

但体检机构们真的会由此倒闭吗?我看不会。

大概率的结果是,爱康和张董事长,真的有可能作为反面典型,被市场教训一通;而体检机构们纷纷签下承诺书,也作出一些痛改前非的姿态,继续体检,然后几年后顺势涨些价。

在这个经济下行的大周期中,无论是员工,还是监管部门,也很难强求民营企业拿出几千元给员工体检。

经费加不了多少,体检又不能停,中国又怎么能缺得了爱康们?

此事在框架内无解。

图/图虫创意

如果真的要求解,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将体检与医保打通,作为全民福利,但看到目前捉襟见肘的医保资金,我默默地决定就此打住,不再建议。

我们可以且只能期待的是:张董事长痛哭流涕地出来道歉,以另外的方式继续满足公众的情绪价值;有关部门来一次监管风暴,体检机构纷纷表示“几百元也能查出点啥”。

现在压力就都到张董事长那里了,我们坐等。


上一篇:麻六记酸辣粉被曝发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