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丨石碣医院ICU医生袁婷婷:因为生命至上,所以医者无畏

ICU的门内外像两个世界,门外是家属的祈祷与煎熬,门内是医护的“战斗”与坚守。作为东莞市石碣医院的一名ICU医生,袁婷婷每天都在与死神赛跑,见证生命的脆弱,也感受人性的光辉。

△袁婷婷在工作中

“我们拼尽全力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郑阿姨是一位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期患者,她的肺早已“千疮百孔”,长期的病痛让她离不开呼吸机。一次普通的感冒,就能让她呼吸衰竭,被紧急送进ICU。那天,她的血氧像泄了气的皮球直往下掉。气管插管、呼吸机参数调到极限,可监护仪上的数字依旧刺眼:潮气量不足,血氧65%,血气分析全是危急值——她的肺,可能撑不住了。

当袁婷婷医生把这个消息告诉郑阿姨的女儿时,她的眼泪瞬间决堤。她抓着袁婷婷的手声音颤抖地说:“袁医生,再试一下……”

那一刻,袁婷婷看到了一个女儿对母亲最深的眷恋,也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信任,于是决定冒险做支气管镜吸痰。何为冒险?因为郑阿姨的肺功能极差,支气管镜可能让本就不足的氧气供应更加少,甚至直接导致心跳骤停。

她的女儿,曾亲眼目睹母亲在其他医院做支气管镜时命悬一线。但此时,她红着眼睛对袁婷婷说:“交给你了,袁医生。”

病房里,呼吸机的报警声像催命的倒计时。血氧一度掉到60%,袁婷婷的手心全是汗,但不敢停:“痰太多了,像黏稠的胶水堵死了她本就狭窄的气道。做一会儿,停一会儿,再继续……仿佛在悬崖边跳舞,稍有不慎,便是深渊。”她回忆。

终于,吸出了脓痰,调整了呼吸机,用上了最强的抗生素……几个小时后,郑阿姨的血氧缓缓上升,呼吸机的报警声渐渐平息。她的女儿紧紧握住袁婷婷的手连连道谢。“那一刻,我强烈感觉我们拼尽全力的,从来不只是一个个指标、一台台机器,而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一段未了的亲情。”袁婷婷感叹。

△袁婷婷

坚持说服患者家属接受最佳治疗方案

每逢节假日,当很多人沉浸在假期的欢乐中时,往往是ICU医生比较忙的时候,不仅陪不了家人,还时常进行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

2024年10月2日这天,东莞51岁的李先生在摘除蜂窝时,不幸被一群胡蜂螫伤,很快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室颤,继而心跳呼吸骤停。

被送到ICU后,袁婷婷医生接诊,发现其病情远比想象中严重:全身满布胡蜂螫伤伤口,伤口肿胀,伴有皮损。除了过敏性休克、心跳骤停,还出现了乳酸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凝血功能障碍……

ICU团队立即开始了一系列治疗措施:补液、碱化尿液和激素、利尿……

然而,心跳恢复的李先生却多次拒绝接受血液灌流吸附毒素、输注血浆等治疗,使得治疗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袁婷婷医生马上向科主任曾振坤汇报,最终说服家属同意血液净化(CRRT+血液灌流)的治疗方案。

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袁婷婷等医务人员如同守护者一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他们用专业的技能和无尽的耐心,为李先生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当看到李先生精神状态较前好转,乳酸性酸中毒得到纠正,皮肤红肿消退,尿量恢复正常,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水平稳步下降,凝血功能也有所改善时,他们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和喜悦,ICU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袁婷婷医师节感言

医师节到了,或许没有人会记得我们加过的班、熬过的夜,但请记住每一个危重患者能多吸的一口气,每一个家属眼中重新燃起的光,都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医师节,不仅仅是一个属于我们的节日,更是一次对医者初心的叩问:“我们为何而坚持?又因何而无畏?因为生命至上,所以医者无畏。”


相关内容